[实用新型]一种中底拉邦布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3357.6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9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锐;李炳林;刘建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04 | 分类号: | B32B7/04;D04H13/00;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底拉邦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中底拉邦布。
背景技术
在制鞋中,为了改善鞋子的舒适性,通常在鞋底内垫设有一层中底布,在中底布外再粘贴合鞋底(中底或大底),现在的纤维中底拉邦材料一般都是纤维与粘合剂混合结构,此种中底拉邦材料不仅透气性差而且含有多种化学助剂会污染环境,随着人们对鞋的柔软、透气、环保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目前的中底拉邦材料的强力和弹性难以达到高强力中底拉邦布的要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底拉邦材料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选用网络丝机织布与纤网层通过针刺复合,不仅提高了中底拉邦布的强力而且在纤网层可以加入各种功能性纤维,例:加入粗旦高卷曲纤维来增强中底拉邦布的弹性和透气性,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底拉邦布,其不仅不含粘合剂和各种化学助剂,而且高强、透气、柔软,且具有结构简单、环保和成本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中底拉邦布,包括有机织布层和纤网层,该机织布层为网络丝,该纤网层中的部分纤维与所述网络丝缠结,所述网络丝至少包括有一个网络节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织布层为平纹结构,经密为60-90根/in、纬密30-70根/in。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所述纤网层与机织布层通过针刺复合,该机织布层为所述网络丝,由于该网络丝具有网络节点,在针刺时刺针就会把该纤网层中的部分纤维刺入所述网络节点中并与该网络节点交缠从而提高了中底拉邦布的强力,并且由于无粘合剂混合使得中底拉邦布具有透气、柔软和环保的优点,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之机织布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织布层 11、网络丝
111、网络节点 20、纤网层
21、纤网层中的部分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织布层10和纤网层20。
该机织布层10为平纹结构,其经密为60-90根/in、纬密30-70根/in,且该机织布层10为网络丝11,该网络丝11至少包括有一个网络节点111。
该纤网层中的部分纤维21经过针刺作用穿透该机织布层10与所述网络丝11缠结。
选取规格为1.8g/m2*420g的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进行检测,其结果为:按20cm*3cm取样,以300mm/min的速度拉伸,其横向断裂强力为518N,纵向断裂强力为557N;按100cm2取样,其爆破力为28kg/cm2;按20cm*5cm取样,以300mm/min的速度拉伸,其纵、横向撕裂强力为120N和112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中底材料的强力、透气性和柔软性,还具结构简单、环保和成本低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针刺将该机织布层10与所述纤网层20复合,在针刺时刺针就会把该纤网层20中的部分纤维21刺入所述网络节点111中与该网络节点111交缠从而提高了中底拉邦布的强力,并且由于无粘合剂混合使得中底拉邦布具有透气、柔软和环保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所述纤网层与机织布层通过针刺复合,该机织布层为所述网络丝,由于该网络丝具有网络节点,在针刺时刺针就会把该纤网层中的部分纤维刺入所述网络节点中并与该网络节点交缠从而提高了中底拉邦布的强力,并且由于无粘合剂混合使得中底拉邦布具有透气、柔软和环保的优点,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3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