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挖掘机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2218.1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6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陶红春;范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20 | 分类号: | E02F9/20;E02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毕强 |
地址: | 11014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机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油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挖掘机油箱包括液压油箱和燃油箱,具体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挖掘机油箱为液压油箱与燃油箱分开的分体式油箱,另一种挖掘机油箱为液压油箱与燃油箱集成在一起的一体式油箱。其中,分体式油箱可靠性好,不会出现油箱间串油现象,但分体式油箱占用空间大,使得分体式油箱的制造成本高于一体式油箱。
一体式油箱是在一个油箱中隔设一个直板,使油箱分隔成液压油箱和燃油箱的两个独立腔室,但是,一体式油箱经过长时间的震动,直板与油箱箱壁间容易开焊,导致两个腔室之间通过开焊的焊缝相互串油。此外,由于通过直板隔设成两个腔体,使得油箱空间布局不易同时达到液压油箱和燃油箱的容积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挖掘机油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挖掘机油箱容易串油且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挖掘机油箱,包括外箱板、第一U形油箱板、第二U形油箱板以及隔板;
所述第一U形油箱板和第二U形油箱板的侧端对接,所述隔板纵向设置在所述第一U形油箱板和第二U形油箱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U形油箱板和第二U形油箱板固定连接;
所述外箱板盖设在所述第一U形油箱板和第二U形油箱板上,所述外箱板与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U形油箱板围成燃油箱体,所述外箱板与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U形油箱板围成液压油箱体;
所述隔板上边沿与所述外箱板内表面焊接,所述隔板的其他边沿伸出于所述第一U形油箱板和第二U形油箱板的外部,且所述隔板的外面表与所述第一U形油箱板和第二U形油箱板的外侧边沿焊接。
如上所述的挖掘机油箱,优选地,所述隔板为弯折隔板。
如上所述的挖掘机油箱,优选地,所述隔板为具有两个反向直角弯折的隔板。
如上所述的挖掘机油箱,优选地,所述外箱板包括弯折盖板和侧板;所述弯折盖板、第一U形油箱板与所述隔板共同围成所述燃油箱体;
所述侧板与所述弯折盖板、隔板及第二U形油箱板共同围成所述液压油箱体。
如上所述的挖掘机油箱,优选地,所述弯折盖板上且位于所述燃油箱体上方设置有油位传感器座以及与所述燃油箱体连通的加油桶。
如上所述的挖掘机油箱,优选地,所述弯折盖板上且位于所述液压油箱体上方间隔设置有液压回油上法兰座和液压吸油上法兰座;
所述弯折盖板上还设置有油箱吊装座。
如上所述的挖掘机油箱,优选地,所述第一U形油箱板的下部设置有燃油出油法兰座。
如上所述的挖掘机油箱,优选地,所述第二U形油箱板的下部间隔设置有液压回油下法兰座、液压吸油下法兰座和油温传感器座。
如上所述的挖掘机油箱,优选地,所述第二U形油箱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计座。
如上所述的挖掘机油箱,优选地,所述第一U形油箱板的下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油箱支腿;
所述第二U形油箱板的下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油箱支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挖掘机油箱,由于隔板上边沿与外箱板内表面焊接,隔板上边沿的焊接位置处串油可能性很低,隔板的其他边沿伸出于第一U形油箱板和第二U形油箱板的外部,且隔板的外面表与第一U形油箱板和第二U形油箱板的外侧边沿焊接,因而可以减小隔板的其他边沿串油的可能性,能够有效避免挖掘机的液压油箱体与燃油箱体之间发生串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挖掘机油箱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挖掘机油箱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述挖掘机油箱的仰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挖掘机油箱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挖掘机油箱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述挖掘机油箱的仰视图;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挖掘机油箱,包括外箱板1、第一U形油箱板2、第二U形油箱板3以及隔板4。
第一U形油箱板2和第二U形油箱板3的侧端对接,隔板4纵向设置在第一U形油箱板2和第二U形油箱板3之间并与第一U形油箱板2和第二U形油箱板3固定连接。
外箱板1盖设在第一U形油箱板2和第二U形油箱板3上,外箱板1与隔板4将第一U形油箱2板围成燃油箱体,外箱板1与隔板4将第二U形油箱板3围成液压油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22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气器
- 下一篇:一种混合液体的萃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