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负压排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1928.2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4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雷书星;李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B22C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排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模具排气结构,特别是用于重力铸造或低压铸造模具的负压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入铸造模具型腔,冷却后形成铸件的一种加工方法。根据不同的铸造工艺,铸造分为重力铸造和压力铸造。重力铸造依靠重力将液体金属浇入铸造模具型腔中,压力铸造依靠加压将液体金属压入铸造模具型腔。根据压力的高低压力铸造又分为高压铸造和低压铸造。在浇铸过程中需要将型腔中的气体排出,以防止因气体作用而产生的铸件缩孔、疏松等铸造缺陷。目前,高压铸造多采用腔内抽真空或腔内高压的方式排气;低压铸造和重力铸造的排气则多是采用排气塞排气。腔内抽真空或腔内高压的排气方式排气效率高但模具制作成本也较高,且容易损坏砂型;排气塞排气存有排气效率低、排气不顺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气效率高、制作成本低的模具负压排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具负压排气结构,它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设有气道,气道内设有排气塞,特别之处是,所述排气机构还设有排气主管道和负压排气管,排气主管道的进气端连接气道出口,负压排气管一端插入排气主管道,负压排气管入口连接压缩空气源,负压排气管出口位于排气主管道内。
上述模具负压排气结构,所述排气主管道由水平段和竖直段构成L形,所述负压排气管由排气主管道的竖直段插入,负压排气管位于排气主管道内的插入段在排气主管道的竖直段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排气主管道的排气方向一致。
上述模具负压排气结构,所述负压排气管的出口与排气主管道出口距离为排气主管道内径的1.5-3倍,所述负压排气管的插入段长度不小于排气主管道的竖直段长度的三分之一。
上述模具负压排气结构,所述排气主管道上设有球头阀门,球头阀门位于排气主管道的水平段。
上述模具负压排气结构,所述排气主管道设置安装架,安装架与排气主管道的水平段固接,安装架上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铸造模具排气问题而设计,该结构在模具外部设置与模具气道连通的排气主管道,排气主管道中部插入负压排气管。在浇铸过程需要快速排出型腔中的气体时,负压排气管内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负压排气管进入排气主管道,在排气主管道内形成一个真空区,使模具型腔内的气体压力高于排气主管道的气压,从而达到顺畅排出型腔内气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重力铸造或低压铸造模具,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作成本低,不影响模具型腔内部结构等特点,其设计既可用于新模具制作,也可以用于对现有模具的改造。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明显提高排气效率,降低排气阻力,有利于提高铸件产品合格率及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排气主管道和负压排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模具本体,2、排气主管道,2-1、水平段,2-2、竖直段,3、球头阀门,4、安装架,4-1、安装孔,5、负压排气管,5-1、插入段,6、排气塞,7、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的型腔设有供气体排出的气道7,气道内设有排气塞6,排气塞设有仅可供空气流通的缝隙。为提高浇铸时的排气效率,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排气主管道2和负压排气管5。排气主管道2由水平段2-1和竖直段2-2构成L形,排气主管道的进气端设置在水平段,排气主管道出气端设置在竖直段,排气主管道的进气端连接气道的出口。负压排气管5的一端插入排气主管道的竖直段2-2内,负压排气管位于排气主管道内的部分称之为插入段5-1,插入段在排气主管道的竖直段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排气主管道的排气方向相同。负压排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压缩空气源(附图中未画出)。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浇铸过程需要排出模具型腔内的气体时,负压排气管内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由负压排气管5进入排气主管道,在排气主管道内负压排气管的出口区域形成局部真空,从而使模具型腔内的气压高于排气主管道内的气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模具型腔内的气体被快速排出。
仍参看图、图2,为保证能够在排气主管道内的负压排气管的出口区域形成局部真空,负压排气管的出口与排气主管道出口距离为排气主管道内径的1.5-3倍。为防止由负压排气管内排出的压缩空气在排气主管道内形成反向气流,负压排气管的插入段5-1长度不小于排气主管道的竖直段2-2长度的三分之一。
仍参看图、图2,排气主管道上设有球头阀门3,球头阀门位于排气主管道的水平段2-1。设置球头阀门可在模具保压状态将排气主管道封闭。排气主管道上还设置了安装架4,安装架与排气主管道的水平段固接,安装架上设有安装孔4-1。利用安装架可以将排气主管道悬吊或支撑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1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