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模块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0644.1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3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亮 |
主分类号: | H01H85/02 | 分类号: | H01H85/02;H01H8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控制 模块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控制模块外壳。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控制模块上、下外壳都是在侧边或底部用扣或螺丝固定,电器保险管也设计在产品内部。这造成产品在日常维护或保险管出现短路保护时,必需把模块相应的连接线拔掉,把模块在导轨取下,才能进行拆卸更换等相应处理,处理完后还需按原顺序安装回去,工序烦琐,对一些多连接线的模块还可能会造成二次安装接错线的问题,容易引起二次故障,并且耗时长效率低下,维护成本高。
一般来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器的自动化性能要求也逐步提高, 从而使智能控制也迅速发展起来,如今的大多数智能控制模块、继电器和保险管相互连接在设置于带有扣位的上、下盖可以拆卸控制模块外壳内,这种设计使控制模块外壳的拆卸必须从控制箱体内全部拆下,才可以进行更换保险管,维护不方便,实用性不强,且其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的控制模块上、下外壳都是在侧边或底部用扣或螺丝固定,电器保险管也设计在产品内部,对一些多连接线的模块还可能会造成二次安装接错线的问题,容易引起二次故障,并且耗时长效率低下,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模块外壳,该模块外壳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控制模块外壳,
是由底壳、控制输出接线口、控制输入接线口、上壳、装饰品、保险盒盖、电源线和上壳开取口组成。
所述的底壳和上壳是用来固定里面的元件,上壳开取口是来调节上壳,电源线分别从控制输出接线口和控制输入接线口输出,上壳上面印有装饰品。
所述外壳带有可翻起的保险管盖,揭开上壳可以直接看到保险管座,用螺丝刀(或手)旋转保险管盖,即可弹出保险管。
所述外壳正面设置有四个可插入型扣位,用螺丝刀分别插入扣位,再轻拿上壳,即可将上壳去掉。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内部组件。
所述内部组件包括上壳、底壳和电性组件。
所述上壳、底壳设置有与盒体导柱相适配的凹槽。
所述底壳设置有继电器和电性组件。
所述上壳、底壳通过导凹槽与盒体内导柱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控制模块设计为分体式结构的理念,消除了控制模块外壳上壳、底壳的拆卸局限性以及更换保险管的难度,使控制模块外壳更加灵活地使用和降低了更换保险管带来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上壳拆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保险管更换示意图。
图中:1-底壳;2-控制模块;3-控制输出接线口;4-控制输入接线口;5-险管座盖;6-上壳;7-装饰品;8-保险盒盖;9-导轨扣;10-保险管;11-电源线;12-上壳开取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智能控制模块壳体是由底壳1、控制输出接线口3、控制输入接线口4、上壳6、装饰品7、保险盒盖8、电源线11和上壳开取口12组成。
所述的底壳1和上壳6是用来固定里面的元件,上壳开取口12是来调节上壳6,电源线11分别从控制输出接线口3和控制输入接线口4输出,上壳6上面印有装饰品7。
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保险管10、险管座盖5、控制输出接线口3和控制输入接线口4。
所述控制输出接线口3设有弱电线接用接口,接线后插在控制模块2与控制模块2连接。
所述控制输入接线口4设有强电线接用接口,接线后插在控制模块2与控制模块2连接。
所述险管座盖5用于固定及装取保险管10。
所述装饰品7为JOBO公司LOGO。
所述保险盒盖8用于检修时更换保险管10。
所述导轨扣9用于固定订位底壳1。
所述保险管10用于控制模块2过载保护用的。
所述电源线11指对外的电源线。
所述上壳开取口12,是用于拆卸安装在底壳1上的上壳6。
如图3所示,要进行控制模块2检修护理时,首先手摄着上壳6两端,微用力往外拔,然后用一字螺丝刀分别插入上壳6上壳开取口12的孔里,即可拆下上壳(无需拆线,或把模块取下)进行检修护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亮,未经孙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0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色剂用树脂和调色剂
- 下一篇:多嵌段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