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苯乙烯装置用尾气二次脱水及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9000.0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4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郭东荣;丛林;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B01D53/02;B01D46/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乙烯 装置 尾气 二次 脱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苯乙烯装置用尾气二次脱水及除油装置,属于尾气处理装置领域,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尾气带水、带油处理。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装置中经常会遇到气水油混合物的分离问题,传统的分离方式就是通过一级冷却后分离出水后再进行普通吸附塔进行吸附处理,以达到除去尾气中带油,由于一级分离无法将的水分离出来,进入吸附塔时吸附目的是将尾气中的油吸附除掉,传统的吸附方式由于吸附塔的流速较高不但没有将尾气中夹带的油分离下来,反而将吸附剂带入尾气中。
当尾气做为燃料进入炉子燃烧时由于尾气带水及带油严重,在严寒的地区容易造成尾气管线带水严重,操作人员必须对尾气密封罐频繁切水,每班切水8次以上,由于水中带油,必须排往密闭排放系统,排放时由于操作人员凭经验排放容易将尾气排往密闭排放系统,严重影响装置的安全生产,同时造成尾气燃料的浪费,造成装置能耗偏高。
当尾气做为提氢原料进入压缩机提压送入PSA装置时,为脱除尾气中的水和油必须增加体积较大的缓冲罐,达到往复式压缩机进料的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对氢压机机间缓冲罐频繁切水,每班切水8次以上,操作繁琐,且尾气中带水带油严重影响装置的正常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深化分离尾气中水和油,减少工序,且提高操作安全性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苯乙烯装置用尾气二次脱水及除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苯乙烯装置用尾气二次脱水及除油装置,包括尾气冷却器,尾气冷却器顶部通过管道连接尾气盐冷器,尾气盐冷器连通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顶部通过管道连通吸收塔,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油水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和吸收塔上部均设置丝网除沫器,气液分离器内的丝网除沫器下方设置折流板,折流板安装在尾气盐冷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处的上部。
来自尾气压缩机脱氢尾气进入压缩机排出罐,气相进入尾气冷却器将脱氢尾气温度由80.5℃冷却到38℃,实现气液一次分离;冷却后脱氢尾气进入尾气盐冷器深冷到10℃,直接进入气液分离器,实现气液(特别是水)二次分离;气液分离器内部折流板可防止物流流速高而夹带液滴;气液分离器底部液相与压缩机排出罐底部液相一起进入苯乙烯装置内的油水分离器回收其中的苯乙烯;经过二次分离脱氢尾气进入吸收塔进行吸附除油,吸收塔塔顶丝网除沫器进一步将脱氢尾气夹带的油项再次脱除;经过吸附处理脱氢尾气进入下游用户使用,或做炉子燃料或做PSA装置的提氢原料。
尾气盐冷器及气液分离器对尾气进行深冷和分离,进一步分离尾气中的水;同时在吸附塔顶增加一定分离空间安装丝网除沫器,除去尾气中的油;解决了尾气带水带油严重问题,同时也达到了装置节能降耗的效果;尾气盐冷器具备冷凝和气液分离两种功能,可以节约安装空间,减少流体阻力;对现有吸附塔进行改造,在塔顶增加一定分离空间后再安装丝网除沫器;可以节约安装空间,减少流体阻力。
所述的折流板与气液分离器筒体的角度为45°。角度过小,其阻挡气体的阻力增大,影响气体正常通行,角度过大起不到阻挡液滴通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备操作控制简单,油水分离效果好,操作稳定,不受环境的影响;降低尾气中的含水量,减少了操作人员对氢压机机间缓冲罐频繁切水问题;减少压缩机检修次数,提高压缩机的运行寿命;同时减少装置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气冷却器 2、管道 3、尾气盐冷器 4、油水分离器 5、气液分离器 6、折流板 7、丝网除沫器 8、吸收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苯乙烯装置用尾气二次脱水及除油装置,包括尾气冷却器1,尾气冷却器1顶部通过管道2连接尾气盐冷器3,尾气盐冷器3连通气液分离器5,气液分离器5顶部通过管道连通吸收塔8,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油水分离器4,气液分离器5和吸收塔8上部均设置丝网除沫器7,气液分离器5内的丝网除沫器7下方设置折流板6,折流板6安装在尾气盐冷器3与气液分离器5连接处的上部。折流板与气液分离器筒体的角度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9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乌洛托品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冰箱智能抗菌农残降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