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调压恒温型医用氧气湿化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7932.1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4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英;李鹍;马俊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桂英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50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压 恒温 医用 氧气 湿化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压恒温型医用氧气湿化瓶。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用的氧气湿化瓶,大都是包括瓶体,进气管、出气管,氧气从进气管进入瓶体,从水中湿化从出气管输出,这样使得氧气湿化,但是也存在氧气瓶产生的噪音大,不利于患者休息,而且出气口输出的氧气经湿化后会降温,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出气管上没有过滤装置,可能会将液体带出呛到患者,此外现有的氧气湿化瓶大都没有压力自动调节功能,使用多有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调压恒温型医用氧气湿化瓶。
其技术方案是:自动调压恒温型医用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设置在瓶体上的进气管与出气管,瓶体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装有半瓶医用纯水,所述瓶体外下部包裹有电热丝,瓶体外上部设有控制装置,瓶盖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电动阀;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热丝及电动阀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上连接有电源插头。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稳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压力控制电路、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温度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驱动电路与电热丝相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压力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驱动电路与电动阀相连接,所述电源插头与稳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电路、压力控制电路、第一驱动电路及第二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出气管在瓶体的端部上设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可以减小氧气瓶内产生的噪音,出气管排出的氧气经过过滤网及温热后,使得患者在呼吸时感觉到舒适,而且具有压力自动调节功能,大大方便了医务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自动调压恒温型医用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1、设置在瓶体1上的进气管2与出气管3,瓶体1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装有半瓶医用纯水,所述瓶体1外下部包裹有电热丝5,瓶体1外上部设有控制装置6,瓶盖上设有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所述进气管2上设有电动阀4;所述温度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电热丝5及电动阀4均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控制装置6上连接有电源插头9。其中,所述控制装置6包括稳压电路65、温度控制电路62、压力控制电路61、第一驱动电路64和第二驱动电路63,所述温度传感器7与温度控制电路62的输入端相连接,温度控制电路6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驱动电路64与电热丝4相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8与压力控制电路61的输入端相连接,压力控制电路61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驱动电路63与电动阀5相连接,所述电源插头9与稳压电路65的输入端相连接,稳压电路65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电路62、压力控制电路61、第一驱动电路64及第二驱动电路63相连接。所述出气管3在瓶体1的端部上设有过滤器10。
使用时,将进气管2连接氧气源,出气管3连接患者吸氧管,将电源插头9连接电源即可。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通过温度控制电路62和压力控制电路61分别检测瓶体1内的氧气温度和压力,当检测到瓶体1内的氧气温度过低时,即通过第一驱动电路开启电热丝5电源,为瓶体1加温;当检测到瓶体1内的氧气压力过低时,即通过第二驱动电路加大电动阀4的通气量,增加氧气压力;反之,当检测到瓶体1内的氧气温度或氧气压力过高时,即会自动控制关闭电热丝5电源、减小电动阀4的通气量。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可以减小氧气瓶内产生的噪音,出气管排出的氧气经过过滤网及温热后,使得患者在呼吸时感觉到舒适,而且具有压力自动调节功能,大大方便了医务人员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桂英,未经张桂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7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