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弯曲光纤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6551.1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2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基;檀立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55 | 分类号: | G02B6/25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张立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光纤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光通讯、光传感及测试应用的光无源器件,尤其是一种抗弯曲光纤耦合器。
背景技术
在光纤耦合器的组装工艺中,其模块盒的尺寸取决于光纤耦合器大小和光纤的弯曲直径,而光纤耦合器的常规大小为45~54mm,若以腐蚀方式或小火头方式来缩短拉锥长度,其所做成的器件大小约为30~40mm左右,但仍受到常规光纤弯曲半径太大的限制,其模块盒长度大小也只能减少15mm左右,而本实用新型所做成的抗弯曲光纤耦合器,其器件长度虽维持不变,但因采用了抗弯曲的光纤,其弯曲半径可大幅缩小,可由常规光纤的弯曲半径60mm降至5~15mm,视所采用的抗弯曲光纤种类而定,如此所制造出的抗弯曲光纤耦合器,可组装在60x40x10mm的模块盒内,比组装常规光纤耦合器所需模块盒100x80x10mm小许多,大大提高通信机房空间的利用率。
在过去一直未克服抗弯曲光纤在拉锥时额外损耗大的问题,所以很难制造出抗弯曲光纤耦合器,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小段常规光纤来代替抗弯曲光纤,其间以熔接机做接续,由于抗弯曲光纤的模场直径能跟常规光纤兼容,所以其跟常规光纤的接续损耗很小,经专业的技术员调整熔接参数之后,每一接点的损耗可小于0.05dB,因此可具体实现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弯曲光纤耦合器及其制造方法,能大幅度地缩小光纤耦合器模块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抗弯曲光纤耦合器, 其包括两根光纤,每根光纤包括设置在中间的长度为10~15mm的常规光纤,还包括设置在该常规光纤两端的抗弯曲光纤,两根常规光纤相互熔融在一起,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耦合锥体,再由防水胶将所述耦合锥体固定于石英基板内;
由玻璃管或热缩管套住石英基板,然后于两端以另一种防水胶封口,以完成一次封装的半成品,一次封装半成品设置在一金属管内,在一次封装半成品与金属管内壁之间,以及一次封装半成品的左右两边设置硅胶,使一次封装半成品完全密封于整个金属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抗弯曲光纤是指同时满足ITU-T G652D和ITU-T G.657 A2/B2的抗弯曲光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抗弯曲光纤是指同时满足ITU-T G652D和ITU-T G.657 B3的抗弯曲光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小段常规光纤来代替抗弯曲光纤,其间以熔接机做接续,以克服抗弯曲光纤本身在拉锥时不易耦合、额外损耗大的问题,如此所制造出的抗弯曲光纤耦合器,可组装在60x40x10mm的模块盒内,比组装常规光纤耦合器所需模块盒100x80x10mm小许多,大大提高通信机房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光纤耦合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弯曲光纤耦合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完成熔融拉锥及固定基板之半成品说明图;
图4为完成一次封装半成品说明图;
图5为完成二次封装成品说明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a,1b,1c,1d 是指同时满足ITU-T G652D和ITU-T G.657 A2/B2(例Corning LBL Fiber)或ITU-T G.657 B3(这三个带有英文的简称是国际光纤的标准名称)的抗弯曲光纤(例 Corning ZBL Fiber)。
2a,2b 常规光纤
3a,3b,3c,3d 接续点
4 石英基板
5a.5b 胶
6 玻璃管或热缩管
7a,7b 防水胶
8 金属管
9 硅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常规光纤耦合器结构的示意图, 仅使用一种常规光纤做为材料, 其中并无接续点, 图2至图5是本实用新型抗弯曲光纤耦合器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在抗弯曲光纤和常规光纤之间有接续点, 视耦合器的种类而定, 可有3个(1x2)或4个(2x2)接续点。(1x2是指三端口光纤耦合器,2x2指四端口光纤耦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嘉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6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