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泡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4265.1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秦华伟;胡杭民;袁惠得;韩冀皖;杨盖军;朱凌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泡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泡发生器。
背景技术
气泡的发生在机械、环保、化工等一系列行业的生产工艺中都有重要的用途,合适的气泡尺寸、数量以及气泡的产生速度都是工业生产技术指标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气泡的产生多采用曝气、射流等方式,均还无法达到理想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泡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可实现气泡群的发生,同时控制气泡的尺寸、数量和产生速率等参数。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在侧壁设有进气导管的筒体两端封闭,由直径不同的上筒体和下筒体组成,上筒体的直径小于下筒体的直径,上筒体的高度和下筒体的高度相等。上筒体高度方向三等分的两个节点处开有两个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均配有盖子。进气导管与每个进气口连通,连通处的上方位于进气导管上设有开关,上筒体上还设有对应于每个进气口的出气口,出气口也配有盖子,出气口的高度高于进气口高度,出气口的开口大小小于对应的活塞高度,所述的活塞设置在上筒体内,活塞的上部与弹簧的底端连接,弹簧的顶端与隔板连接,隔板固定在上筒体内,在弹簧的自由状态下,活塞的侧壁密封出气口。
下筒体上的进气口、出气口、活塞、隔板和弹簧的位置结构与上筒体上的进气口、出气口、活塞、隔板和弹簧的位置结构相同。
进一步说,所述的出气口在同一水平侧壁共有四个,呈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产生连续不断的气泡群,且气泡的尺寸、数量及运动速率可控。
2、进气口和出气口均配有盖子,只有在气压足够强的工作状态才会打开,避免固体颗粒进入筒体,造成通道阻塞。
3、在气压超过规定极限值时,设备会自动停止工作,起到保护作用;
4、该气泡发生器不仅可用于气泡的产生,还可将其置于介质中,起到搅拌、疏松的作用。同时,可以在进气导管处加入液体,该设备可用作液体喷射器,用于各种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气泡发生器,其特征是:设有进气导管1的筒体2两端封闭,由直径不同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的直径可自由组合,只要保持上部分小于小部分即可,两部分的长度相等,上下部分直径不同,可保证气泡分离,避免过多气泡粘连。筒体2上半部分三等分的两个节点处有两个进气口3,气体进入进气导管1后,通过该进气口3进入筒体2,下半部分三等分的两个节点处也有两个进气口3,进气口3均配有盖子,为了避免不工作时固体颗粒进入,造成通道阻塞。每一个进气口3往下是开关4,开关4打开,气体可以由进气导管1上部开口导入后,一直往下,每一个部分的出气口都能产生气泡;若只打开最上面的开关4,则气体只能由最上面的进气口3进入筒体2,从而只能该部分产生前气泡,下面的部件无法产生气泡,以此类推。进气口3往上是活塞5,活塞5上部设有弹簧6,用以控制活塞5的运动,弹簧上部设有固定的隔板7,气体无法通过隔板7。筒体2在弹簧6处于自由状态时,与活塞5接触处设有直径比活塞高度小的出气口8,出气口8分布于筒体2四周,每90度设有一个,一个圆周共4个,出气口8均配有盖子,避免工作时固体颗粒进入,造成通道阻塞。其中进气管1设于某两个出气口8中央,进气口3设于进气管1内部。活塞5不工作时,堵住出气口8,工作时,在气体的压力下往上运动,从而露出出气口8。
使用上述气泡发生器,当不工作时,为了避免固体颗粒进入筒体造成堵塞,所有进气口3和出气口8的盖子都是合上的。当工作时,从进气导管1上部即直径小的端部进气,开关4打开。当气体充满进气导管1时,进气口3外的盖子自动打开,气体通过进气口3进入筒体2,筒体2气压慢慢升高,活塞5慢慢被往上顶起,直到被活塞5堵住的出气口8慢慢露出,气体从出气口8冲出,出气口8外的盖子打开,将整套装置置于介质中,形成气泡。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进气导管1的气压大小,控制活塞5被向上顶起的程度,来调整出气口8露出的大小,从而调整产生的气泡大小。通过控制四个开关4打开的数量,控制气泡产生的数量。
当筒体2内气压超过规定气压极限时,进气导管1停止进气,气泡发生器停止工作,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套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套系统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涉及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4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独立空间的语音教学课桌
- 下一篇:发动机台架测试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