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式改进六组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3277.2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兰俊;曹国平;唐定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冠电机(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0;H01F27/32;H01F27/29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徐伟奇 |
地址: | 2153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改进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化或微型化的变压器设备装置,尤其是模块式改进六组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的产品,企业必须紧跟用户产品的发展趋势,变压器的新品研发必须和整机的设计思路相匹配,达到相辅相成的状态,和非标准仪器设备开发相结合。我国的电子变压器生产占全球总产量的20%以上,我国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要供应基地。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降低成本,必将进一步推动变压器生产规模化,形成规模效益,以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电子变压器产品目前仍是几十年生产的传统产品居多,仍是用铁氧体、矽钢片、漆包线、塑料骨架等为主要原材料和零部件。为了给新型电子产品配套,近几年引进了R型铁芯技术,开发了R型变压器,进一步提高了电子变压器的质量水平。 电子变压器是电子产品中体积大、重量重的配件之一,为了适应电子产品的微型化发展需求,市场必将推动电子变压器产品向轻薄小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随着整机性能的变化,必将驱使电子变压器产品向高频化、低损耗、表面贴装及新材料、新结构的新型变压器方向发展。
多绕组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最常用的是三绕组变压器。用一台三绕组变压器连接3种不同电压的输电系统比用两台普通变压器经济、 占地少、维护管理也较方便。 铁心上绕有一个原绕组和几个副绕组的变压器。各个副绕组的匝数不同,则其端电压也不同,因此多绕组变压器可以向几个不同电压的用电设备供电。
电子变压器的技术发展趋势是产品向微型化发展。目前国外的微型电子变压器的发展较快,已经生产出5mm×5mm×5mm的微型变压器和厚薄仅为0.2mm的平面变压器,我国少数外资企业已经有此类封装微型电子变压器,而国内企业尚待开发。微型化是新产品的发展趋势。集约封装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式改进六组变压器,提高功率因数和增容,同时有效减小变压器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变压器上共包括六组绕组,绕组N1与绕组N4对应,同时,在绕组N1同侧还连接绕组N6,另外同侧还有绕组N2、N2和N5。
尤其是,变压器铁芯骨架BOBBIN缠绕线匝从内到外依次包括12层,即第一层为绕组N 1有20匝 由PIN1连接到PIN2,第二层为聚氨酯胶带1匝,第三层为9匝绕组N 2有由PIN6连接到PIN4,第四层为聚氨酯胶带1匝,第五层为30匝绕组N 3由PIN4连接到另一端悬空,第六层为聚氨酯胶带1匝,第七层为7匝三层绝缘绕组N 4由PIN8,9连接到PIN10,11,第八层为聚氨酯胶带1匝,第九层为28匝绕组N 5由PIN4连接另一端悬空,第十层为聚氨酯胶带1匝,第十一层为18匝绕组N6由PIN2连接到PIN3,第十二层为聚氨酯胶带2匝。
尤其是,变压器底部有12个PIN,其中,相对的二边各有6个PIN,而且,PIN3-4之间以及PIN9-10之间分别有一个PIN位置的间隔,一侧排列PIN1-6另一侧反向排列PIN7-12,即PIN1PIN12对应,PIN6与PIN7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优化设置变压器绕组绕制结构,提高功率因数和增容,使变压器在设备正常工作或待机状态下的电阻消耗功率水平有效降低,结构紧凑,温升低,平均降低电流12%左右,应用节能安全环保,同时有效减小设备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变压器绕组绕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变压器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变压器底部PIN脚排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变压器上共包括六组绕组,绕组N1与绕组N4对应,同时,在绕组N1同侧还连接绕组N6,另外同侧还有绕组N2、N2和N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冠电机(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凤冠电机(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3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铜盘研磨盘
- 下一篇:一种液压式半自动恒压研磨抛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