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动剃须刀的刀网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2747.3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1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文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洁 |
主分类号: | B26B19/38 | 分类号: | B26B19/38;B26B19/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剃须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剃须刀,尤指旋动剃须刀的刀网,适于电动剃须刀使用。
背景技术
旋转式电动剃须刀使用便利,受到靑睐。刀具组件是旋转式电动剃须刀的关键部件。其刀具组件主要包括旋转的刀具和将该刀具盖罩于其内的刀网(亦称网盖)。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刀网为一端有顶另一端敞开的圆筒,该圆筒的顶面上开制规则排列的让胡须进入刀网内致使刀具将胡须剃断的进须槽或/和进须孔。其顶面呈圆盘形,与皮肤和胡须接触,一般称为刀网面体。该圆筒的筒壁起支撑与安装作用,一般称为刀网筒体。刀网面体与刀网筒体一般为整体结构。现有技术的刀网面体存在以下不足:
刀网面体与皮肤和胡须接触,在刀网面体上开制让胡须进入刀网内致使刀具将胡须剃断的进须槽或/和进须孔。人之面部的生理面很不规则,不同的人差异也大,同时,为了使胡须快捷地进入进须槽,提高剃须的速度和舒适感,进须槽的形状及结构很关键。进须槽的槽长方向顺着圆盘形之刀网面体的径向,相对靠近圆心的一端称为进须槽的内端,相对远离圆心的一端称为进须槽的外端。现有技术中,进须槽的内端的宽度与进须槽的外端的宽度一样,致使胡须进入进须槽不很顺畅,剃断胡须也顺畅。因为:1)胡须一般是从进须槽的外端进入进须槽的,胡须从进须槽的外端进入进须槽后,随着剃须刀的移动,胡须向进须槽的内端走并与刀片相碰,刀片在进须槽的配合下将胡须剃断,可见进须槽的外端与进须槽的内端其作用是不同的,进须槽的外端使胡须进入进须槽,进须槽的内端主要与刀片配合利于将胡须剃断。2)现有技术采取一种折中办法,致使进须槽的外端之进须作用及进须槽的内端之与刀片的配合作用都没有发挥到极致,致使进须与剃断效果(快速及舒适度)不太理想,响声也大,使用寿命也短。3)为什么现有技术中进须槽的外端到内端的槽宽没有变化?有两点原因,一是槽宽有变化的技术方案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二是缺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开拓高端产品的决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刀网由于进须槽的内端的宽度与进须槽的外端的宽度一样、致使胡须进入进须槽不很顺畅、剃断胡须也顺畅、致使剃须的速度、舒适度、响声及使用寿命都受到不利影响的不足,提供旋动剃须刀的刀网。该刀网进须顺畅、剃断胡须也顺畅、致使剃须的速度及舒适度大大提高,为制造高端电动剃须刀创造了条件。
为此,本实用新型旋动剃须刀的刀网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之一
旋动剃须刀的刀网,包括:起支撑和装配作用的刀网筒体,与皮肤及胡须接触的刀网面体,刀网面体位于刀网筒体的一端;圆盘形的刀网面体上开制使胡须进入及与刀片配合的进须槽、以及圆孔状的进须孔;进须槽的长度顺着刀网面体的径向布列,众多进须槽及许多进须孔排列成与刀网面体共圆心的至少一个同心圆圈;进须槽沿长度方向包括进须槽的外端、进须槽的中段及进须槽的内端,相对靠近刀网面体圆心的一端称为进须槽的内端,相对远离刀网面体圆心的一端称为进须槽的外端,进须槽的内端与进须槽的外端间为进须槽的中段;其特征在于:进须槽的外端之宽度存在由外向内的由宽变窄的梯度变化,进须槽的中段之宽度到进须槽的内端保持不变;进须槽的内端与进须槽的中段的结合部为倒圆弧角,其倒圆弧角的圆心位于靠近安装中刀片的一侧;进须槽的外端与进须槽的中段的结合部亦为倒圆弧角,其倒圆弧角的圆心位于靠近安装中刀片的一侧;进须槽的中段沿径向呈平直状,致使众多进须槽及许多进须孔排列成的与刀网面体共圆心的至少一个同心圆圈的最高部位为平面状。
进一步阐述:
进须槽沿长度方向在刀网面体上的垂直投影呈“S”形。
众多进须槽及众多进须孔排列成与刀网面体共圆心的两个同心圆圈,其中一个为位于外圈的外圆圈,另一个为位于外圆圈之内的内圆圈;进须槽与进须孔相间阵列;沿刀网筒体的径向,外圆圈的进须槽阵列与内圆圈的进须孔阵列相对,外圆圈的进须孔阵列与内圆圈的进须槽阵列相对。
技术方案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洁,未经文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2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出级热塑性聚氨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空调用换热器及其换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