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毛细管用电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72641.3 | 申请日: | 2014-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5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闫超;李静;闫昌;张东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环球色谱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细管 用电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细管色谱柱检测窗口部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毛细管用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毛细管色谱柱是毛细管电泳仪器的核心,目前市售的毛细管色谱柱主要为表面涂覆了聚酰亚胺涂层的熔融石英毛细管。毛细管电泳仪器系统的检测器分为柱端检测器和柱上检测器两种,其中多为柱上检测器,如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等。柱上检测器要求毛细管色谱柱的透光性良好,然而毛细管表面涂覆的聚酰亚胺涂层不透明,因此为了实现良好的检测,需要将检测器位置的毛细管色谱柱表面的聚酰亚胺涂层剥离掉从而制备一个1-3mm宽度的检测窗口。
目前制备毛细管色谱柱检测窗口的方法有腐蚀法、灼烧法、刮涂法等。腐蚀法是将聚酰亚胺涂层与硫酸接触过夜再用水、甲醇、丙酮清洗,灼烧法是直接在在火焰上灼烧毛细管至表面的聚酰亚胺涂层除掉,刮涂法是用刀片将毛细管表面的聚酰亚胺涂层刮掉。以上三种方法均无法准确控制所制备的毛细管检测窗口的位置及宽度,且腐蚀法采用了有机试剂,造成了环境污染。
我们设想,能够设计这样一种装置直接用于毛细管色谱柱检测窗口:这种装置由加热器和导热片组成,且在导热片上设置有若干直径不一的管槽用于毛细管色谱柱的放置,且采用电加热,能准确控制毛细管开窗位置及宽度、绿色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细管用电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用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左导热片、右导热片;所述加热器为圆柱状,所述右导热片、左导热片分别与所述加热器转动连接;所述左导热片、右导热片上分别设置有左手柄、右手柄;所述右导热片上均匀设置有至少1个半圆状的右管槽,所述不同位置的右管槽直径不同;所述左导热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右管槽相对应的左管槽;所述右管槽、左管槽直径为100μm-2mm、厚度为1mm-3mm。
进一步,所述加热器为电阻加热器、电磁加热器、红外加热器等。
进一步,所述右管槽个数为2个。
进一步,所述右管槽、左管槽厚度为1.5-2.5mm。
进一步,所述左手柄、右手柄为绝热手柄。
所述加热器为圆柱状,所述右导热片、左导热片分别与所述加热器转动连接;所述右导热片上均匀设置有至少1个半圆状的右管槽,所述左导热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右管槽相对应的左管槽;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所述右导热片、左导热片可相互贴合与分开,从而实现所述左管槽、右管槽的开合;
所述左导热片、右导热片上分别设置有左手柄、右手柄,进一步,所述左手柄、右手柄为绝热手柄;这样的设置,更方便对所述左导热片、右导热片的操作;
所述加热器为电阻加热器、电磁加热器、红外加热器等;这样的设置,能够实现全电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用电加热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绿色环保,可同时对多条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加热;由加热器和导热片组成,且在导热片上设置有若干直径不一的管槽用于毛细管色谱柱的放置,且采用电加热,能准确控制毛细管开窗位置及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用电加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标号:1为加热器、2为左导热片、3为右导热片、4为左手柄、5为右手柄、6为右管槽、7为左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或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用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1、左导热片2、右导热片3;所述加热器1为圆柱状,所述右导热片3、左导热片2分别与所述加热器1转动连接;所述左导热片2、右导热片3上分别设置有左手柄4、右手柄5;所述右导热片3上均匀设置有至少2个半圆状的右管槽6,所述不同位置的右管槽6直径不同;所述左导热片2上设置有与所述右管槽6相对应的左管槽7;所述右管槽6、左管槽7直径为100μm、厚度为2mm。
所述加热器1为电阻加热器。
所述左手柄4、右手柄5为绝热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环球色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环球色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2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