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1119.3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0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淳;小林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F16C3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主轴,该空气主轴的相对于涡轮的供排气方向以及向空气轴承的供气方向相同且能够从主轴的同一平面进行,以提高对于配管的组装性。
背景技术
关于现有的相对于空气主轴以及涡轮叶片的供排气方向,没有特别地在意,从而具有各种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以提高对配管的组装性为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主轴,其特征在于,具有:大致筒状的外壳;穿插至所述外壳中且经由一个径向轴承以及一个推力轴承而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同心地安装且与所述旋转轴一体旋转的涡轮叶片;喷出用于使所述涡轮叶片旋转的气体的喷嘴;和形成在所述涡轮叶片上且承受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气体的多个涡轮翼片,相对于所述涡轮叶片的、用于旋转的气体的进入方向以及排气的方向,是沿着旋转轴的方向。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主轴,其特征在于,轴承为空气轴承。
(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主轴,其特征在于,向轴承的供气方向为旋转轴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提高了组装性的主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的纵剖视图的一例。
附图标记说明
1 外壳
2 旋转轴
3 供气用部件
4 多孔材质部件
5 多孔材质部件
6 凸缘部
6a 平面
8 涡轮叶片
8a 板面
7 磁铁
9 涡轮翼片
10 喷嘴
21 前方平面
21a 具有曲率半径R2的凸状圆柱面
21b 具有曲率半径R3的凸状圆柱面
21c 平面
22 后方平面
31 流入口
32 流出口
41 节平面
42 节平面
43 节平面
51 向空气轴承的进气气体配管
52 来自涡轮的排气气体配管
53 向涡轮的进气气体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速空气主轴的纵剖视图。
参照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主轴装置以及静电喷涂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轴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剖视图(由包含旋转轴的轴线的平面截断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主轴装置是能够优选用于静电喷涂装置、牙科用机头(handpiece)等的空气涡轮驱动方式的主轴装置,具有:大致筒状的外壳1;与该外壳1同轴地连结的大致筒状的供气用部件3;穿插至外壳1以及供气用部件3中的旋转轴2;与旋转轴2同心地安装且与旋转轴2一体旋转的大致圆板状的涡轮叶片8;和支承涡轮叶片8来抑制涡轮叶片8的轴向变形的凸缘部6(相当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要素的变形抑制部)。
而且,该旋转轴2通过设在外壳1上的径向轴承和轴向轴承而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外壳1以及供气用部件3的内侧。在图1中,旋转轴2为中空状,但也可以使用实心轴。
而且,将经由轴承用供气路径12而导入的气体(例如空气)从多孔材质部件4的内周面喷射到旋转轴2的外周面上,由此形成空气轴承,旋转轴2的径向的运动由该空气轴承所限制,因此,旋转轴2以不会使外周面与多孔材质部件4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旋转自如地支承。
另外,在外壳1的后端侧端面上,以与凸缘部6的平面6a相对的方式安装有多孔材质部件5。而且,将经由轴承用供气路径12而导入的气体(例如空气)从多孔材质部件5喷射至凸缘部6的平面6a上。由此,在凸缘部6上作用有反作用力,从而将凸缘部6向轴向的后端侧按压。
而且,通过根据从多孔材质部件5向凸缘部6的平面6a喷射气体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和由磁铁7产生且与上述反作用力平衡的磁力(引力),而形成复合轴承,旋转轴2的轴向的运动由该复合轴承所限制。由此,凸缘部6的平面6a不会与多孔材质部件5的后端侧端面接触,而使旋转轴2旋转自如地支承。
这样,通过径向轴承以及轴向轴承,使旋转轴2以不会与外壳1以及供气用部件3接触的方式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外壳1上。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向空气轴承的进气配管以及用于旋转的相对于涡轮叶片的供排气是从主轴的轴向同一平面上的同一方向来进行,提高了三根配管的组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1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颗粒补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轮毂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