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镜形态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0365.7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王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镜 形态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式电子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眼镜形态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人为了防紫外线都选择佩戴墨镜,所以墨镜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
由于人可能在不同场合进行活动,而这些场合的光照强度很可能不同,造成人在有些场合下需要戴上墨镜,而在有些场合下需要摘要墨镜,而如果人在不同光照强度的场合下活动,例如,一名墨镜佩戴者有可能频繁进出房屋,室外光照较强则需要戴墨镜,室外光照不强墨镜反而影响佩戴者正常视物,则佩戴者需要摘下墨镜,这就导致墨镜的佩戴者需要频繁地戴上或摘下眼镜,这就墨镜的佩戴者来说非常麻烦。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墨镜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该眼镜形态电子设备作为眼镜使用,且眼镜镜片的透明度可随光照强度进行调整,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眼镜形态电子设备,包括:支架,用于佩戴在人体上;液晶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液晶片的透明度可变;光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用于采集光照强度信息;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支架中,连接所述光传感器和所述液晶片,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光传感器的所述光照强度信息,以及向所述液晶片发出用于调整所述液晶片透明度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前述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还包括:偏振片,覆盖所述液晶片的第一表面上,用于将通过所述偏振片的光线处理为偏振光,其中,所述偏振光从所述液晶片的第一表面进入,并从所述液晶片的第二表面射出到所述人体的眼睛中。
优选地,前述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安装在所述支架中,且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待显示数据,所述液晶片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响应所述控制器发出的调整透明度的信号,所述第二区域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从所述存储器获取的所述待显示数据并进行显示。
优选地,前述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安装在所述支架中,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供所述存储器与所述眼镜形态电子设备的外部进行数据交互。
优选地,前述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所述支架包括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横梁两端的两条第一眼镜腿;所述第二区域的形状形成凹槽,所述第一区域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横梁封闭所述凹槽的开口,则所述第一区域被所述横梁和所述第二区域包围。
优选地,前述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所述支架包括两条第二眼镜腿;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且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两条第二眼镜腿连接。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光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光照强度,则控制器可以根据当前的光照强度来调整液晶片的透明度,从而使得液晶片的透明度可以适应光照强度的变化,则在光照强度较大时液晶片的透明度升高以保护佩戴者免于受到强光照的干扰,在光照强度较小时液晶片的透明度降低以利于佩戴者进行正常的视物。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的原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的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的原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眼镜形态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0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