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井放喷一体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0294.0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潜龙;刘迎文;武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潜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E21B43/3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井放喷 一体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压裂改造后的放喷试气领域。
背景技术
油气井压裂改造后的放喷试气是油气井投产必不可少的程序,通过诱导放喷,把注入地层的压裂液返排出地层,在放喷过程中由于井筒压力的改变,形成了压裂液、地层水、天然气、支撑剂的多相复杂射流放喷;而且段塞流,泡状流、间歇流动都在防喷过程中伴随,先以水和胍胶防喷为主,紧接着为胍胶液体和石英砂及陶粒为主,然后是地层中的天然气携带高速的石英砂或者陶粒为主。传统使用旋流器除砂,砂粒对旋流分离器的磨损严重,并且设备昂贵,不便于大规模推广。随着环境保护的更加严峻以及胍胶价格的昂贵,从石油勘探企业的绿色发展及循环利用胍胶需要一套连续的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井放喷一体化处理装置,该装置解决了国外设备高成本的问题,提高了设备及分离罐的使用寿命和测试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油气井放喷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一卧式罐体,所述罐体侧壁设有混合液体入口,罐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出口,罐体底部分别设有排砂口和排液口,所述罐体内腔垂直设有一溢流堰板,将罐体内腔分隔为一级分离区和二级分离区;与所述溢流堰板相连通有一多孔筛板,多孔筛板连接有一防涡挡板,防涡挡板通过一级除雾器连通至罐体顶部;所述罐体内腔一级分离区中设有一筛板防波器。
优选地,所述防涡挡板与垂直设置在罐体内腔溢流堰板相平行分布,多孔筛板水平设置在相平行分布的防涡挡板和溢流堰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混合液体入口端设有锥形调速器。
优选地,所述排气出口设在二级分离区罐体顶部,排气出口对应的罐体顶壁内侧设有二级除雾器。
优选地,所述排砂口设在一级分离区罐体底部,排砂口通过管道连通至罐体内腔,管道端部设一浮球阀。
优选地,所述排液口设在二级分离区罐体底部,排液口通过管道连通至罐体内腔,管道上设有液位计。
优选地,所述罐体整体采用超低碳超级13Cr钢。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1、采用底部排液排砂来控制工作液面高低,以保证分离器内液位恒定,同时解决了罐内积砂问题;
2、罐内采用两级分离结构,改善了原有单级卧式分离器的效率较低的问题,首次采用一级分离大尺寸气泡和二级分离小尺寸气泡的结构设想,提高了气体的处理效果;
3、采用浸没式进液模式,可以避免流速急剧变化对部分设备造成的冲击,采用防波筛板实现低速稳流的结构设计,有助于水砂分离,适用于含砂量不高的油气井;
4、防硫型液气分离器整体采用特种材料进行制造和处理,可完全防止气体中的硫化氢气体对设备的损坏。
本装置一是解决了国外设备高成本的问题;二是通过液体固体减速装置提高了设备及分离罐的使用寿命;三是提高注意测试的安全性:这种安全包括气井及相关生产设备的安全、测试设备安全及测试工作人员的安全等;四是循环回收利用胍胶降低了油气井作业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卧式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液体入口;2.锥形调速器;3.筛板防波器;4.控制阀门;5.排砂口;6.排液口;7.液位计;8.浮球阀;9.溢流堰板;10.多孔筛板;11.防涡挡板;12.一级除雾器;13二级除雾器;14排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井放喷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一卧式罐体,卧式罐体侧壁设有混合液体入口1,混合液体入口1端设有锥形调速器2。罐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出口14,罐体底部分别设有排砂口5和排液口6;沿罐体内腔垂直设有一溢流堰板9,将罐体内腔分隔为一级分离区和二级分离区;与溢流堰板9相连通有一多孔筛板10,多孔筛板10连接有一防涡挡板11,防涡挡板11与垂直设置在罐体内腔溢流堰板9相平行分布,多孔筛板10水平设置在相平行分布的防涡挡板11和溢流堰板9之间,防涡挡板11通过一级除雾器12连通至罐体顶部;罐体内腔一级分离区中设有一沿罐体垂直分布的筛板防波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潜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潜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0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