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膨胀阀阀体转子的限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0246.1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罗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碧茂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25B4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 阀体 转子 限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膨胀阀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膨胀阀阀体转子的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膨胀阀是利用线圈驱动磁转子部件转动,并将磁转子部件的旋转运行转化为丝杆的上下运动。由丝杆带动与之连接的阀针上升或下降,从而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流量。电磁膨胀阀设有带有阀室的阀体,固定在阀体上的圆筒状有底壳体,在上述壳体内安装有可轴向升降的磁转子。磁转子的升、降多少直接关系着阀门的开合大小,从而达到对冷媒流量的控制。通常,需要在壳体内设有限位结构来限制磁转子的升、降距离。常用的限位结构如图1所示,磁转子包括磁铁套筒1、螺纹套管2及转轴3;螺纹套管2的一端的内侧设有供容置转轴3的开口,该一端的外侧上设有外螺纹段;另一端与所述磁铁套筒1一体注塑成形,并凸伸出所述磁铁套筒1;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与螺纹套管2的螺纹段螺纹配合的固定套4;所述螺纹套管2凸伸出磁铁套筒1的另一端上套设有弹簧5;还设有支架6,支架6设置在阀体的制动器上;该支架6与所述弹簧5形成限位结构,从而限制磁转子的升、降距离。
但是这种限位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该限位结构采用弹簧套设在凸伸出的螺纹套管上,并与壳体底部的支架相配合,使得整个阀体的整体长度较长,并且由于加工精度影响,容易产生卡死等情况;2、其阀体内部零件数量较多,结构复杂,增加了零件装配难度,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的膨胀阀阀体转子的限位结构,以有效克服现有设计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膨胀阀阀体转子的限位结构,包括支架、磁转子以及带有内螺纹的固定套;所述磁转子包括磁铁套筒、螺纹套管及转轴;所述螺纹套管设在磁铁套筒内,其一端与所述磁铁套筒筒底注塑成形为一体结构;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螺纹套管内;所述螺纹套管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段,该外螺纹段与所述固定套螺纹配合;所述磁铁套筒的上端面上向外凸伸设有上限位凸台,所述磁铁套筒的下端面上向外凸伸设有下限位凸台;所述固定套的下端面上径向凸伸设有限位凸耳;所述上限位凸台与所述支架配合构成上限位结构;所述下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凸耳配合构成下限位结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限位凸台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磁铁套筒的上端面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凸耳为所述固定套下端面的圆周上沿径向凸伸出的凸耳结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凸耳为所述固定套下端面的圆周的一段上沿径向凸伸出的凸耳结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膨胀阀的制动器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螺纹套管内;其端部凸伸出所述螺纹套管并经一转轴轴套将其固定在所述螺纹套管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转轴轴套与所述螺纹套管的端面之间设有垫片。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磁铁套筒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上、下限位凸台,并且上限位凸台与制动器上设置的支架(起限位作用)配合,形成上限位结构,下限位凸台与固定套上的限位凸耳配合形成下限位结构,进而来限制螺纹的旋合位置,控制阀针对阀口的预紧量,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结构简单,还大大减小了阀体的尺寸,而且能够防止由于关阀过紧而造成的开阀卡死和困难。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原材料。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阀体转子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阀口闭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阀口开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磁铁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磁铁套筒;11、上限位凸台;12、下限位凸台;2、螺纹套管;3、转轴;31、转轴轴套;4、固定套;41、限位凸耳;5、弹簧;6、支架;8、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碧茂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碧茂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0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口自动排气阀以及给水管网
- 下一篇:一种五氧化二钒稳定性溶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