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为手机充电的自行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69559.5 | 申请日: | 2014-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7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博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博阳 |
| 主分类号: | B62J99/00 | 分类号: | B62J99/0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充电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一种能为手机充电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自行车是以脚踩踏板为动力的,由各个零部件组成的。按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按种类可分为普通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场地自行车、山地自行车、速降自行车、斜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多人自行车、折叠车、电动自行车几类。
自行车现在已经被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的比赛工具了,更常见的还是被消费者作为环保出行工具。骑行自行车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好处,是克服心脏功能毛病的最佳工具之一,也是减肥工具,更是心灵愉悦的放逐。然而,在骑行自行车的过程中会消耗能量,也会产生能量,产生的能量均被浪费,未被合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为手机充电的自行车,它采用在前轮上设有轮轴,轮轴上连接内圈,内圈嵌入外圈内,外圈内设有线圈,通过空心管与支架相连接,固定点处设有USB接口,对侧设有绕线端,支架底部连接在轮轴左右两端,上面设有收纳袋和绕线端,通过轮轴转动带动内圈转动,切割外圈内的磁感线产生电流给手机充电。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为手机充电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它由前轮、支架、轮轴、内圈、外圈、空心管、USB接口、收纳袋、绕线端构成;所述的前轮中间设有多根辐条,辐条连接钢圈和轮轴;所述的支架底端连接在轮轴左右两侧,上面固定有收纳袋和绕线端;所述的内圈嵌入外圈内,固定在轮轴上,随轮轴一起转动,通过短、软且高强度的链,由钩子连接在前轮的五根辐条上;所述的外圈内部绕有线圈,内侧边缘设有圆环,外侧通过空心管与支架相连固定,固定点处设有USB接口;所述的空心管内部与外圈内相连,设有线路;所述的收纳袋上端设有开口,由盖盖住,下端设有进线孔,内部设有固定手机的绷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利用自行车骑行时轮子转动,切割外圈内磁感线产生电流,并利用产生的电流为手机充电,合理利用能量;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轮、2-支架、3-轮轴、4-内圈、5-外圈、6-空心管、7-USB接口、8-收纳袋、9-绕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能为手机充电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它由前轮、支架、轮轴、内圈、外圈、空心管、USB接口、收纳袋、绕线端构成;所述的前轮中间设有多根辐条,辐条连接钢圈和轮轴;所述的支架底端连接在轮轴左右两侧,上面固定有收纳袋和绕线端;所述的内圈嵌入外圈内,固定在轮轴上,随轮轴一起转动,通过短、软且高强度的链,由钩子连接在前轮的五根辐条上;所述的外圈内部绕有线圈,内侧边缘设有圆环,外侧通过空心管与支架相连固定,固定点处设有USB接口;所述的空心管内部与外圈内相连,设有线路;所述的收纳袋上端设有开口,由盖盖住,下端设有进线孔,内部设有固定手机的绷带。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前轮转动,通过辐条带动轮轴转动;所述的支架通过轮轴将前轮固定住;所述的内圈具有磁性,将与辐条连接的钩子吸附住,减小骑行的阻力,随轮轴转动时,切割外圈内线圈的磁感线产生电流,经外圈内的电路稳压后,传送到USB接口,供手机充电;所述的外圈固定不动,内侧边缘的圆环可用于固定与辐条连接的钩子;所述的空心管为刚性材质;所述的绕线端便于将多余的充电线缠绕起来,避免充电线过长绞入前轮中。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钩子连接在前轮的辐条上,然后将手机固定在收纳袋中,充电线穿过底部的进线孔连接到USB接口,并将多余的线缠绕在绕线端,最后骑行自行车,轮轴转动,带动内圈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经电流稳压后,传送到USB接口为手机充电;当不需要充电时,将连接在辐条上的钩子取下,吸附在内圈上,或者勾在外圈边缘的圆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博阳,未经孙博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95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管道安全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石油管道的监听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