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洁净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8280.5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于平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一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6/00;B08B15/04;B25J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洁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洁净箱结构,尤适于应用在少量多样的洁净无尘零件的包装,例如螺丝、五金扣件或类似产品的洁净箱结构。
背景技术
无尘室即为无菌室或为洁净室,为半导体、光电、面板、医工、生物化学乃至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由于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与水准的提高,产品要求日益精密,对于产品加工环境也极为注重,而无尘室的设置则在达成此等无菌、无尘埃的需求。
虽然无尘室的设置相当重要,但对某些厂家而言,要特地设置一无尘室,需要有相当雄厚的资本,而且无尘室使用的机率若不高,相对地该厂家更是没有设立无尘室的意愿,然,没有无尘室又无法制造出符合无尘条件的产品,故有再改进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有鉴于传统无尘室设置成本高的缺点,期能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成本的洁净箱结构,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以提供消费大众使用,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发明动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节省成本的洁净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巧、不占厂房空间的洁净箱结构。
为达成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洁净箱结构,包含:一个设有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箱体,该第一腔室具有一个入口,第二腔室具有一个出口,而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具有一个连通口,该连通口设有一个活动闸门,同时该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均设有一个入风口、一个出风口与至少一个工作口,该至少一个工作口结合有防护手套,该防护手套容置于对应的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之中,且该防护手套的手部穿入口与工作口相密合;借此,使待洁净的零件由第一腔室进入,并经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除尘洁净处理,自该出口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箱体的各开口设有与箱体外部隔绝的逆止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入风口各结合一个洁净空气的空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出风口各结合一个将空气抽出的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口的活动闸门通过一个气压缸连动,该气压缸并延伸出一个启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腔室与第二腔的底缘处更进一步设有一个入水口及一个出水口,该入水口与水源连接,令引入的水于该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底部形成沉淀池,该出水口则与一个抽水机连接,通过抽水机将沉淀池中的沉淀水抽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中更进一步设有一个静电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内各设有一个具有数个穿孔的斜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箱体的各开口设有与箱体外部隔绝的逆止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箱体由白铁、金属、压克力或塑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由白铁、金属或塑胶制成,在该箱体上方设有一个斜切部,于该斜切部上设至少一个结合透明玻璃的开槽,以形成一个检视内部的检视窗。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通过体积小巧、不占空间的洁净箱结构的设置,以有效节省无尘室设置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腔室内设有入水口与出水口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符号说明】
1、箱体 11、第一腔室 111、入口
112、入风口 113、出风口 114、斜板
115、工作口 116、防护手套 117、入水口
118、出水口 12、活动闸门 121、开关
13、第二腔室 131、出口 132、入风口
133、出风口 134、斜板 135、工作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一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太一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82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