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简易整体鼻腔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7246.6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0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凝宇;张智慧;叶坚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5/04 | 分类号: | A61H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单大义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简易 整体 鼻腔 冲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次性简易整体鼻腔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鼻腔护理的意识也随之提高,但由于环境的污染相对比较严重,PM2.5指数一直居高不下,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鼻腔作为人们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鼻腔能过滤掉许多空气中的尘埃、扬尘及很多有害物质,但与此同时,也会在鼻腔内形成许多污垢,如果鼻腔内有创面,甚至会引起炎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鼻腔冲洗(Nasal irrigation)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由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受到了医生和患者广泛的欢迎。随着鼻内镜的普及,鼻内镜手术成为耳鼻咽喉科一种常规的手术,而鼻内镜手术后,如何促进术腔黏膜早日恢复,防止术腔粘连和窦口封闭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鼻腔冲洗是减轻上述术后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国内外对鼻腔冲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有些患者会使用多功能鼻腔冲洗器,但相对使用较繁琐,可控性不强,不方便随身携带,多功能鼻腔冲洗器价格也相对不菲,很多患者也就望而却步;而一般便宜的冲洗器不仅清洗效果不佳,多次使用也会造成二次污染。
专利号为201020039367.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鼻腔冲洗器,包括:结合面8上部的鼻中隔夹紧头1和结合面8下部的导流管2,导流管的圆锥形内孔7的中轴线、鼻中隔夹紧头1的倒锥形内孔4的中轴线与结合面8交于一点,鼻中隔夹紧头1的倒锥形内孔的中轴线与结合面8互相垂直,本装置结构简单、虽然使用方便,但其多次使用,难免会对鼻腔冲洗器有污染,达不到鼻腔冲洗器需要的安全卫生的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鼻腔冲洗器因开启后储存不当导致二次污染危害鼻腔健康及价钱昂贵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携带、随开随用、可控性强、从根本上避免了因开封后储存不当导致的二次污染以确保安全卫生的一次性简易整体鼻腔冲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一次性简易整体鼻腔冲洗装置,包括软体储液瓶1、出液鼻塞2和密封封装条3,软体储液瓶1顶部设有出液鼻塞2,所述的鼻腔冲洗装置为圆柱形,鼻腔冲洗装置内设有软体储液瓶1和出液鼻塞2,鼻腔冲洗装置顶部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位置于出液鼻塞2相配合,出液鼻塞2周边设有密封封装条3,所述的密封封装条3截面为扁平桥状结构,所述的软体储液瓶1、出液鼻塞2和密封封装条3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出液鼻塞2为圆锥形或椭圆形。
所述的软体储液瓶1采用高分子聚乙烯或聚丙烯软体塑料瓶体,软体储液瓶1为圆柱体形或鼓形。
所述的密封封装条3为扁平桥状结构与圆锥体形带孔出液鼻塞2顶端部出液孔密封连接,圆锥体形带孔出液鼻塞2上端使用滚纹封口。
所述密封封装条3截面的扁平桥状结构为:矩形截面中部开设有倒梯形凹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一次性使用,从根本上避免因开启后储存不当导致二次污染危害鼻腔健康;可以满足个人在家庭中的使用需求,也可以适用于医院中内窥镜行鼻腔、鼻窦术等手术前的鼻腔清理,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安全卫生;采用软体医用高分子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瓶体,圆柱体形或鼓形瓶体更贴合使用者手部轮廓;采用了圆锥体形或半椭圆体形出液鼻塞,贴合使用者鼻腔轮廓,使用舒适;密封封装条采用扁平桥状结构及滚纹封口,方便使用者即开即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软体储液瓶2.出液鼻塞3.密封封装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7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