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浆罐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6724.1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梁霏飞;吴崇;刘建平;涂昌德;李书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6 | 分类号: | G01N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浆罐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浆罐取样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既可通过上、中、下取样管单独从上、中、下取样点取样,也可通过流量控制阀设置上、中、下取样点取样量而取得混合浆体的取样装置,且取样管向下倾斜一定角度不易堵塞。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储浆罐取样管一般为水平取样管,浆体容易沉淀在取样管内,且取样时不可准确设置取样量 ,并且难以设置不同取样点取样量而直接取得混合浆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取样管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可通过上、中、下取样管从上、中、下取样点单独取样,也可设置上、中、下取样点取样量而通过取样总管取得混合浆体的储浆罐取样装置,且取样管向下倾斜一定角度,不易堵塞。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储浆罐取样装置,包括上取样管、上出浆口流量控制阀、上取样管流量控制阀、上取样管出浆口、中取样管、中出浆口流量控制阀、中取样管流量控制阀、中取样管出浆口、下取样管、下出浆口流量控制阀、下取样管流量控制阀、下取样管出浆口、取样总管、取样总管出浆口流量控制阀、取样总管出浆口。上取样管、中取样管、下取样管均向下倾斜一定角度,可防止浆体沉淀在管道内堵塞管道。上取样管、中取样管、下取样管、取样总管的出浆口前分别装有上出浆口流量控制阀、中出浆口流量控制阀、下出浆口流量控制阀、取样总管出浆口控制阀,上取样管出浆口、中取样管出浆口、下取样管出浆口均与取样总管连通,并与取样总管间均设置流量控制阀,可以在不取混合浆体时防止浆体流入取样总管。各出浆口高度间隔大,给取样留出足够空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将传统储浆罐取样装置的一般为水平取样管,浆体容易沉淀在取样管内,且取样时不易准确控制取样量,并且难以设置不同取样点取样量而直接取得所需混合浆体,改进为既可通过上、中、下取样管单独从上、中、下取样点取样,也可通过流量控制阀设置上、中、下取样点取样量而取得混合浆体的取样装置,简化了取样操作步骤、取样效率高、取样量准确、取样管不易堵塞。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上取样管;2-上出浆口流量控制阀;3-上取样管流量控制阀;4-上取样管出浆口;5-中取样管;6-中出浆口流量控制阀;7-中取样管流量控制阀;8-中取样管出浆口; 9-下取样管;10-下出浆口流量控制阀;11-下取样管流量控制阀; 12-下取样管出浆口;13-取样总管;14-取样总管出浆口流量控制阀;15-取样总管出浆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如下:储浆罐取样装置,它是由上取样管1、上出浆口流量控制阀2、上取样管流量控制阀3、上取样管出浆口4、中取样管5、中出浆口流量控制阀6、中取样管流量控制阀7、中取样管出浆口8、下取样管9、下出浆口流量控制阀10、下取样管流量控制阀11、下取样管出浆口12、取样总管13、取样总管出浆口控制阀14、取样总管出浆口15组成。上取样管1、中取样管5、下取样管9均向下倾斜一定角度,可防止浆体沉淀在管道内堵塞管道。上取样管1、中取样管5、下取样管9、取样总管13的出浆口前分别装有上出浆口流量控制阀2、中出浆口流量控制阀6、下出浆口流量控制阀10、取样总管出浆口流量控制阀14,上取样管出浆口4、中取样管出浆口8、下取样管出浆口12均与取样总管13连通,并与取样总管13间均设置流量控制阀,可以在不取混合浆体时防止浆体流入取样总管13。各出浆口高度间隔大,给取样留出足够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6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