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超低粘流体剪切粘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6507.2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8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卢贵武;韩志强;张劲;吴冲;孟思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11/16 | 分类号: | G01N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超低粘 流体 剪切 粘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粘度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超低粘流体剪切粘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高压超低粘流体的粘度测量多采用毛细管粘度计。这些测量方法在测量牛顿流体时是可以的,但在测量非牛顿流体在不同剪切下的表观粘度,尤其是高剪切下的表观粘度时,毛细管粘度计不能对剪切速率进行精确控制,测量结果误差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压超低粘流体剪切粘度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内外磁力转子,将流体粘度阻力通过磁力传递出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精确测量非牛顿流体在不同剪切下的表观粘度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超低粘流体剪切粘度测量装置,包括主测量部件、平流泵和样品存储器;所述主测量部件包括磁力外转子、磁力内转子、测量池、马达和力矩传感器;
所述平流泵、样品存储器以及测量池的注入口顺次连接,用于将所述样品存储器中的样品注入所述测量池中;
所述马达和所述磁力外转子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磁力外转子转动;
所述磁力外转子用于通过驱动所述磁力内转子在其磁场内转动;
所述磁力内转子置于所述测量池内部,用于搅动注入所述测量池内的样品;
所述力矩传感器与所述磁力外转子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磁力外转子的力矩。
可选的,所述磁力内转子的上部为永磁部件,下部为钛合金材料的带有空腔的倒杯结构。
可选的,所述测量池设有压力传感器接口,该接口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测量池内的压强。
可选的,所述测量池置于油浴装置中,该油浴装置用于测量所述测量池内部流体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测量池由钛合金材料制成,内部空间密闭,可承受35MPa的压力。
可选的,所述样品存储器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样品存储器为活塞式的存储器。
可选的,所述平流泵、样品存储器以及测量池之间,通过高压管线和阀门连接。
可选的,该装置采用双狭缝结构,所述双狭缝结构具体为:
所述测量池内部下方设有有一圆柱体,该圆柱体底部与测量池壁固连,不随磁力内转子转动;
所述磁力内转子与所述圆柱体之间为第一狭缝;
所述磁力内转子与所述测量池壁之间为第二狭缝。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磁力外转子、磁力内转子、测量池、马达和力矩传感器构成的主测量部件以及平流泵和样品存储器,所述平流泵、样品存储器以及测量池的注入口顺次连接,用于将所述样品存储器中的样品注入所述测量池中;所述马达和所述磁力外转子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磁力外转子转动;所述磁力外转子用于通过驱动所述磁力内转子在其磁场内转动;所述磁力内转子置于所述测量池内部,用于搅动注入所述测量池内的样品;所述力矩传感器与所述磁力外转子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磁力外转子的力矩;通过以上装置,将流体粘度阻力通过磁力传递出来,可精确测量非牛顿流体在不同剪切下的表观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超低粘流体剪切粘度测量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超低粘流体剪切粘度测量装置中主测量部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超低粘流体剪切粘度测量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 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种高压超低粘流体剪切粘度测量装置连接示意图,包括:
主测量部件101、平流泵102和样品存储器103;所述主测量部件包括磁力外转子1011、磁力内转子1012、测量池1013、马达1014和力矩传感器1015;
所述平流泵、样品存储器以及测量池的注入口顺次连接,用于将所述样品存储器中的样品注入所述测量池中;
所述马达和所述磁力外转子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磁力外转子转动;
所述磁力外转子用于通过驱动所述磁力内转子在其磁场内转动;
所述磁力内转子置于所述测量池内部,用于搅动注入所述测量池内的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65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报警式消防箱
- 下一篇:一种材质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