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离双螺杆挤出机中降解碳化物的装置及双螺杆挤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5582.7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5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沈晗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卡勒佳聚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68 | 分类号: | B29C47/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双螺杆挤出机 降解 碳化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双螺杆挤出机中降解碳化物的装置及双螺杆挤出机。
背景技术
在阻燃尼龙工程塑料改性中,尼龙树脂与阻燃剂在双螺杆挤出机的混炼下,会产生大量的剪切热,由于阻燃剂的耐温性(抗分解性)不足,容易产生少量的分解碳化物,而污染到熔融熔体,最终导致挤出产品颗粒受到污染。常规解决方法都是停机,然后用本色聚乙烯类塑料对挤出机进行熔融清洗,待清洁干净后再重新进行开机。因此,解决阻燃尼龙挤出工序降解碳化物的污染与隔离问题,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也是解决停机率、良品产出率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双螺杆挤出机中降解碳化物的装置及双螺杆挤出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离双螺杆挤出机中降解碳化物的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滤网,所述滤网孔径为20~100目。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孔径为20~80目。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孔径为80~100目.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为铁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为三层结构,中间层采用20目的子滤网B,内外两层分别采用80~100目的子滤网A和C。
另一方面,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包括口模,所述口模具有口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条前方安装如上提及的隔离双螺杆挤出机中降解碳化物的装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改进挤出混炼工序的设计,起到隔离阻燃降解碳化物,防止污染到成品,从而提高生产的连续性,减少不良品,提高成品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网格分离装置,原来生产公司牌号A66V0NC的产品,未装网格前连续生产3-4小时,就需要停机用聚乙烯清洗挤出机才能继续生产,否则碳化物将污染成品。安装网格后,可以连续生产8小时以上才需停机清理网格碳化物,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隔离双螺杆挤出机中降解碳化物的装置。
图2是隔离双螺杆挤出机中降解碳化物的装置分离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子滤网A,12-子滤网B。13-子滤网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案设计思路如下:在设计之前,必须对降解碳化物进行分析,经分析,降解物多为阻燃剂降解成碳物,成碳后在挤出机里面已不再是熔融状态,呈半固化碳化物状态,此碳化物也是造成材料受到污染的根源。因此,设计隔离此降解碳化物的装置,也是本次发明装置的设计。
一种隔离双螺杆挤出机中降解碳化物的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滤网,所述滤网孔径为20~100目,优选值20~80目或80~100目。
如图1、2所示,该图示出另一较佳实施例,一种隔离双螺杆挤出机中降解碳化物的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为滤网,所述滤网为三层结构,中间层采用20目的子滤网B12,内外两层分别采用80~100目的子滤网A11和C13,所述滤网为铁质材料制成。
本设计中,是在双螺杆挤出机的末端,即口模前,加装一个金属网格(滤网),金属网格的大小,可以从市场上进行采购选取,选用20~100目不等的铁丝网,使用时可以叠成三层,中间层采用小网(即子滤网B,如20目),内外两层分别采用粗网(即子滤网A和C,如80~100目)。此网格设计,可以对挤出过程中的熔融物与碳化物进行分离,碳化物被拦截,尼龙熔体可通过网孔,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熔体生产中污染物的分离,使生产连续性的时间得到延长。当碳化物被拦截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再进行停机清理,清理也简单便捷。
特别的,基于上述设计,本案还提供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包括口模,所述口模具有口模条,所述口模条前方安装如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隔离双螺杆挤出机中降解碳化物的装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卡勒佳聚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卡勒佳聚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5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减量废水回收循环使用装置
- 下一篇:光伏储能逆控一体机的短路及过载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