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4679.6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苏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玉明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接缝 施工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湿接缝浇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模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桥梁高度逐渐增高,拼装式桥梁湿接缝施工的技术优越性也越来越重要,怎样使湿接缝的施工操作更安全便捷,且效率更高,成为桥梁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施工技术:一、需要人到梁底下进行施工,制作施工平台,从梁上通过爬梯到梁底下的工作平台上进行施工。二、用升降机械,形成操作平台,人员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操作,这两种施工方法对模板安装或拆卸的运送都比较繁琐,对机械的要求较高,施工效率低,成本较高,且施工人员的安全度较低,桥下场地也受到限制,影响了桥下交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模板,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强度,施工操作安全便捷,且不影响桥下交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模板,包括主钢板和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分别呈悬臂式埋设在两对接的桥梁的端部底侧,所述主钢板设置在两对接的桥梁之间的湿接缝底部,所述主钢板的两端与支撑钢板延伸至桥梁端部外侧的连接端搭接,所述主钢板上浇筑有填充湿接缝的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钢板为L型钢板,其中支撑钢板一端为设置在桥梁内的直角端,另一端为延伸至桥梁端部外侧与主钢板搭接的连接端,其中所述连接端上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排与主钢板端部连接的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柱体表面包裹有橡胶套层。
进一步地,所述主钢板划分为两侧与桥梁的连接端搭接的边部板区和设置在边部板区之间的中部板区,其中所述边部板区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排与柱体插接的连接孔,所述中部板区上端板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排凸起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主钢板和支撑钢板搭接组成桥梁湿接缝施工模板,其中支撑钢板设计成L型,支撑钢板的直角端与桥梁连接,保证了支撑钢板和桥梁连接牢固,且支撑钢板的连接端通过设置与主钢板边部板区的连接孔插接的柱体,实现主钢板和支撑钢板的快速搭接,且连接稳定牢固,避免了以往搭建支架立模和设备悬挂立模的施工强度高效率低,施工操作安全性低的问题,确保了桥下场地不受到限制,不影响桥下交通,同时在主钢板的中部板区设置了凸起部,使主钢板和填充在湿接缝内的混凝土紧固连接,确保了施工质量和桥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钢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钢板的局部剖面图。
其中:1、桥梁;2、湿接缝;3、混凝土;4、主钢板;5、凸起部;6、柱体;7、支撑钢板;8、橡胶套层;9、连接孔;10、边部板区;11、中部板区;12、直角端;13、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模板,包括主钢板4和支撑钢板7,所述支撑钢板7分别呈悬臂式埋设在两对接的桥梁1的端部底侧,所述主钢板4设置在两对接的桥梁1之间的湿接缝2底部,所述主钢板4的两端与支撑钢板7延伸至桥梁1端部外侧的连接端搭接,所述主钢板4上浇筑有填充湿接缝2的混凝土3,所述支撑钢板7为L型钢板,其中支撑钢板7一端为设置在桥梁1内的直角端12,另一端为延伸至桥梁1端部外侧与主钢板4搭接的连接端13,其中所述连接端13上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排与主钢板4端部连接的柱体6,所述柱体6表面包裹有橡胶套层8,所述主钢板4划分为两侧与桥梁1的连接端13搭接的边部板区10和设置在边部板区10之间的中部板区11,其中所述边部板区1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排与柱体6插接的连接孔9,所述中部板区11上端板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排凸起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玉明,未经苏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4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生态隔音吸尘屏
- 下一篇:跨座式轻型单轨交通轨道梁抗拉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