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燃气炉面板显示多种状态的电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3135.8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7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峰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6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炉 面板 显示 多种 状态 电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燃气炉面板显示多种状态的电路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炉所使用的燃气如果泄漏,会带来多方面的危害,如发生爆炸、中毒等事故。所以为了实现安全地使用燃气炉,一般可以为其安装报警电路,监测燃气是否不经燃烧而泄漏。
但是,现有技术的燃气炉或其报警电路,一般都只对燃气发生非正常熄灭时报警,即燃气不经燃烧而泄漏,如通气后点火失败,燃烧中意外熄灭但仍在通气。
而对于如正常燃烧等其他状态则没有提示,所以在使用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可用于燃气炉面板显示多种状态的电路装置,至少能探测燃气的燃烧和熄灭状态并相应地控制发光元件是否发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可用于燃气炉面板显示多种状态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绿发光二极管、红发光二极管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由555时基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以及用于感应燃气的燃烧或熄灭状态且电连接于所述555时基电路的光电半导体管,所述光电半导体管相应触发该555时基电路并由其第三脚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绿发光二极管和红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施密特触发器具有回差电压,在电路的控制上会稍微滞后,能够克服零点漂移或输入噪声引起的输出误差变化,如当燃气燃烧时光线照射光电半导体管时,可避免因触发值正好位于临界状态而导致输出值频繁的抖动,或因其他光源误照射后而导致输出值频繁的抖动,所以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
上述555时基电路的第八脚接入直流电源的正极,其第一脚接入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光电半导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555时基电路的第八脚电连接,其发射极与所述555时基电路的第二脚、第六脚电连接;所述绿发光二极管串联在所述555时基电路的第三脚与第八脚之间,所述红发光二极管串联在所述555时基电路的第三脚与第一脚之间。
上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光电半导体管感应燃气燃烧和熄灭状态的电位器,所述电位器串联在所述555时基电路的第二脚、第六脚与第一脚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燃气炉面板显示多种状态的电路装置包括绿发光二极管、红发光二极管以及控制电路,所以能探测燃气的燃烧和熄灭状态并相应地控制发光管是否发光;特别是控制电路主要由555时基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组成,不仅结构简单,还能够克服零点漂移或输入噪声引起的输出误差变化,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显示多种状态的燃气炉面板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显示多种状态的燃气炉面板及其电路装置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显示多种状态的燃气炉面板及其电路装置的原理方框图。
图中标号如下:
1 燃气炉面板 2 燃气炉旋钮开关 3 控制电路
VCC 电路电源 S 电源开关 VT光电半导体管
LED1 绿发光二极管 LED2 红发光二极管 LED3 黄发光二极管
R 电阻、RP 电位器 C1 电容 IC1 555时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
本实用新型具有显示多种状态的燃气炉面板1,属于燃气炉的部件之一,在燃气炉面板1的正面上设有用于显示燃气燃烧、熄灭、电源是否通断的电路装置,以及用于控制燃气炉燃气通断的燃气炉旋钮开关2和电源开关S。
其中,电路装置包括绿发光二极管LED1、红发光二极管LED2以及控制电路3,该控制电路3包括由555时基电路IC1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用于感应燃气的燃烧和熄灭状态且电连接于555时基电路IC1的光电半导体管VT,以及用于调节光电半导体管VT感应燃气燃烧或熄灭的电位器RP。电路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控制电路3的电源是否通断的黄发光二极管LED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峰,未经杨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3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