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设备利用率模块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2695.1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郭亮;王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斯俊空调销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唐明 |
地址: | 2011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利用率 模块 热电 三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布式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能效、高设备利用率、模块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以燃烧矿石燃料为主的传统凝汽式发电循环已有一百多年的运行历史,目前技术上相当成熟,大型电站已采用超-超临界机组,循环效率已接近理论值,能达到45%左右,热电厂循环效率也只能达到65%左右,为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以燃烧矿石燃料为主的传统发电系统存在着大量污染物排放和余热能源排放浪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及空气的污染以及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减少对环境空气污染和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已迫在眉睫。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热能、冷能消耗量也愈来愈大,城市能源消耗居高不下,如何节能减排已是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
随着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余热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成了社会共识。三联供能系统 = 发电系统 + 供热系统 + 制冷系统,是把三种系统组合成一套闭环式能源综合、梯级、高效生产并保持正常输出的能源生产系统,该系统已得到了经济发达国家的认可和推广。
现有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简称:CCHP三联供系统)一般是由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发电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和离心压缩式单冷机组等装置设备所组成,能在产生35%左右电能的同时充分利用近45%余热生产冷能、热能,燃气的热能被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功效。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能源转换效率高;2.实现了能源的梯度利用;3.能调节平衡天然气与电能(季节)负荷;4.化学污染排放少。但以往所设计的类似系统由于受到区域内用户端负荷(冷、热、电)需求条件的不同、系统运行效率及设备的可利用小时得不到保障、系统冷热电的能量平衡能力不够强等缺陷,从而存在着系统经济性不高的问题。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分为工业应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和区域民用建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区域民用建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指为较大体量的楼宇建筑或楼宇建筑群,提供冷、热、电能源的设备系统。本实用新型针对在民用建筑能耗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建筑的供电、供冷、供热,如何降低建筑的供电供冷供热能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对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及用能对象负荷等多种变量的影响,区域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具有过程参数时变、被控对象延时量较大、负荷变化较大的特点,是典型的多变量、非线性系统。以一年四季时间阶段分隔明显的上海地区为例,其能源利用状态:冬季只需要电能和热能,春秋季节只需要电能和部分热能、部分冷能,夏季只需要电能和冷能、少量热能。冷、热、电三种能量除电能基本保持月平均正常使用率外,其他冷能和热能存在着巨大的季节反差使用率,其次上海的极端气温和突然性巨变气温发生天数频率也比较高。现有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普遍存在缺乏能量平衡调节的灵活要素和空间、投入运行后系统能量转换不平衡的缺点,并由此可能导致更大的能源浪费和系统不稳定,有时甚至发生严重的故障或系统瘫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区域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能效、高设备利用率、模块化冷热电三联供能系统,它可连续平稳运行安全、能源利用率高、调节灵活、负荷变化适应性强的系统。
区域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高效运行的基本条件:系统能以终端建筑用户的电能负荷、热能负荷、冷能负荷及环境气象条件的即时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系统运行策略。为此,必须有能适应系统灵活调节的系统配置方式,适应终端建筑负荷(冷、热、电)负荷变化,具有模糊控制调节的实时数据处理功能,从而才有可能达到能源的梯级、综合、高效利用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斯俊空调销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斯俊空调销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2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字线性激光器整形调节机构
- 下一篇:大棚空气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