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静脉内瘘穿刺所用的无菌治疗巾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1337.9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4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戴宁军;甘美连;黄云辉;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皋翔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穿刺 所用 无菌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透析时所用的治疗巾,特别涉及一种可观察到透析管路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连接处的无菌治疗巾。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患者在行血液透析治疗前需建立血管通路,临床上有95%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时,需要在患者血管通路上穿刺2针并连接血路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无菌治疗巾8按如下方式使用:当血液患者透析时,将不透明的无菌治疗巾8对折,一半铺垫在患者内瘘侧肢5的下方,另一半搭在患者内瘘侧肢5的上方并将透析管路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6连接处(即动静脉内瘘穿刺点)遮盖住,之后再用棉被盖在患者血液透析内瘘侧肢5体内瘘侧肢5上方的无菌治疗巾8上。
该方式存在的不足是:
1)患者透析时,护理人员要想观察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处的状态是否正常(血液透析时密切观察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胶布固定情况是透析过程观察的重点)需将搭在患者内瘘侧肢5上方棉被和无菌治疗巾揭开才可进行观察。这样,既频繁破坏无菌治疗巾覆盖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处的相对无菌区域,护士又常要用手接触患者,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既不卫生,又较麻烦。
2)动静脉穿刺处如渗血需止血处理及更换纱块、动脉穿刺针贴壁需转动针头时需掀开整张无菌治疗巾。
3)频繁掀揭覆盖在患者血液透析内瘘侧肢5体上的棉被和无菌治疗巾,会使透析管路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6松动、移动甚至脱落的隐患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可随时直接观察到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状态的无菌治疗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所用的无菌治疗巾,包括可铺垫在透析患者内瘘侧肢下方的垫巾和可罩在透析患者内瘘侧肢上方并将透析管路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连接处覆盖住的罩巾,在所述罩巾上设有可观察到透析管路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连接处的由无菌透明薄膜构成的透明区,在透明区的边缘设有可将无菌透明薄膜与所述垫巾相连接的魔术贴。
所述罩巾与所述垫巾为一整体,所述透明区为罩巾上开设的一个窗口,所述无菌透明薄膜通过魔术贴粘接覆盖在该窗口上。
所述窗口为圆形或方形。
所述罩巾为一完整无菌透明薄膜,其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垫巾相连接。
所述无菌透明薄膜由无菌PVC膜、PE膜、PET膜、PP膜或尼龙薄膜所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无菌治疗巾上设置为由铺垫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侧肢下方的垫巾和覆盖在患者透析管路和动静脉内瘘穿刺针之上的罩巾构成的无菌治疗巾,在罩巾上设有由透明薄膜构成的透明区,将透明区部分搭盖在患者内瘘侧肢透析管路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之上,再通过魔术贴将罩巾与垫巾固定在一起。该方法优点:
1)可以使患者内瘘侧肢的透析管路与动静脉内瘘穿刺处于无菌环境中,又可以使医护人员无需频繁揭开搭在透析管路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之上的无菌治疗巾便可直接观察到透析管路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的血流透析状态,有无渗血和血液外渗血肿情况以及及时观察穿刺针的固定胶布有无黏贴脱落或不牢等。
2)动静脉穿刺处如渗血需止血处理及更换纱块、穿刺针固定胶布黏贴脱落时或不牢时需加固、动脉穿刺针贴壁需转动针头时都无需掀开整张无菌治疗巾,只需揭开透明薄膜的魔术贴就可处理。
3)还可避免因掀揭覆盖在患者内瘘侧肢上的棉被时,可能会顺势将罩巾之下的透析管路或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拖带至其松动、移动或脱落。
4)此方法减少了频繁接触患者的机会,减少了手卫生次数,避免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无菌治疗巾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垫巾1、罩巾2、无菌透明薄膜3、窗口4、内瘘侧肢5、透析管路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6、魔术贴7、无菌治疗巾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所用的无菌治疗巾,由可铺垫在透析患者内瘘侧肢5下方的垫巾1和可罩在透析患者内瘘侧肢5上方并将透析管路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6连接处覆盖住的罩巾2构成,罩巾2与垫巾1有以下二种连接结构: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胰岛素笔针尖盒
- 下一篇:膀胱造瘘穿刺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