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助听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1177.8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0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冯大城;丁薏菁;方峻贤;黄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峰力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听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听器,尤其是指一种耳内机壳的延伸部套设在耳塞件之上的助听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助听器一般由一机壳本体及一弹性延伸部相互连接组成,在实际使用中,弹性延伸部需沿着耳道深入而经常发生弯曲,频繁的弯曲将使得弹性延伸部及机壳本体之间的连接性降低,进而易导致弹性延伸部与机壳本体之间发生破损、断裂。
目前也有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助听器,是依据个人耳道形状而将耳内本体与延伸部一体成型制成,藉此避免延伸部因频繁弯曲而易致使断裂脱离的问题;然而,所述的助听器必须依据个人耳道形状进行量身订制,相对来说制造工时较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助听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耳内机壳的延伸部套设在耳塞件之上,从而能有效提高使用适应性,使其适合多种状况下的使用且不易断裂分离的助听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助听器,包含:耳内机壳,耳内机壳包含机壳本体及延伸部,机壳本体上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中设有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延伸部由耳内机壳邻近耳道的一端延伸而成;以及耳塞件,耳塞件套设在延伸部上。
作为优选,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可包括一声音输入装置。
作为优选,声音输入装置可为麦克风。
作为优选,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可包括信号处理器。
作为优选,信号处理器可为数字模拟转换器或模拟数字转换器或前述二者的组合。
作为优选,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可包括声音输出装置。
作为优选,声音输出装置可为喇叭。
作为优选,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可包括电源。
作为优选,耳塞件可由若干个弧状结构层迭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耳塞件套设在耳内机壳的延伸部上,增加了使用者在配戴助听器时的舒适感,且无须依据个人耳道形状费时制作耳内机壳;延伸部由机壳本体的一端延伸而成,不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断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中型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的组合原理框图。
图中:助听器1、耳内机壳11、机壳本体111、延伸部112、容置空间113、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114、声音输入装置1141、信号处理器1142、声音输出装置1143、电源1144、耳塞件12、弧状结构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助听器1,包含耳内机壳11及一耳塞件12,耳内机壳11包含机壳本体111及延伸部112,机壳本体111上设有容置空间113,容置空间113中设有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114,延伸部112由耳内机壳11邻近耳道的一端延伸而成,耳塞件12套设在延伸部112上。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114包括声音输入装置1141。声音输入装置1141可为麦克风。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114包括信号处理器1142。信号处理器1142为数字模拟转换器或模拟数字转换器或前述二者的组合。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114包括声音输出装置1143。声音输出装置1143可为喇叭。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114包括电源1144。耳塞件12由若干个弧状结构121层迭而成。
耳内机壳11,顾名思义就是放置在使用者耳腔之中的,考虑到耳腔形状、大小因人而异,因此,当将助听器1放置在使用者耳腔之中时,可能会露出部份机壳本体111在耳腔之外。
耳内机壳11的延伸部112相对于机壳本体111而言属于一细长状的结构,符合耳道的形状;而整体来看,耳内机壳11外形呈锥状,机壳本体111靠近延伸部112的一端可视为锥状结构的底部,而延伸部112远离机壳本体111的一端则可视为锥状结构的锥尖部。
上述内容中提到的机壳本体111具有容置空间113以容置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114,而容置空间113的大小与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114的体积相对应,因此,当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114的体积缩小时,容置空间113便可相应减少,进而机壳本体111的体积也会随之缩小;而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助听器电子电路组件114的体积加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峰力私人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峰力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