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煤粉连续给料浓相气力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1024.3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1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东;刘俭;方音;冯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46;B65G53/52;C21B5/00;C21B7/00;F27D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连续 浓相 气力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煤粉连续给料浓相气力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喷煤技术就是把原煤(无烟煤、烟煤)经过烘干、磨细,用气体输送,通过喷煤枪从高炉风口直接喷入炉缸的生产工艺。高炉喷煤系统的工艺流程主要由原煤贮运、煤粉制备、煤粉喷吹和供气等几个部分组成。
早期的煤粉喷吹系统采用喷射器技术,但只能实现煤粉稀相输送,输送气体耗量大,且管道磨损快,为此,煤粉浓相输送技术应运而生。
为实现煤粉浓相输送,现有的煤粉喷吹系统采用流态化技术,它由不同形式的喷吹罐组和相应的钟阀、流化装置等组成。煤粉喷吹的主要过程通常是在喷吹罐组装入煤粉后向罐内充压,达到一定压力后开启喷煤阀,将喷吹罐内的煤粉经管道和喷枪喷入高炉风口。以双罐并联为例,当一个喷吹罐在进行喷吹时,另一个喷吹罐进行泄压、装粉、充压过程,如此周而复始,按顺序循环完成。但上述煤粉喷吹系统存在的问题是:
1.喷吹罐泄压排放时,吨煤约排放20Nm3氮气,造成动力浪费;
2.喷吹罐配套阀门动作频繁,磨损严重,易损坏;
3.连续喷吹是通过多罐交叉运行实现的,操作控制复杂,倒罐过 程中喷吹量波动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给料的浓相气力输送煤粉的系统,可有效地简化系统,使工艺设备数量和动作频率显著减少,还可避免介质气体排放,并消除由于倒罐引起的喷吹量阶段性波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炉煤粉连续给料浓相气力输送系统,至少依次包括与煤粉仓底端相连接的煤粉输送管道、煤粉输送管道阀门、喷射器、与喷射器相连接的氮气管道、氮气管道阀门、煤粉气力输送管道、煤粉气力输送管道阀门;
所述煤粉输送管道与喷射器均竖直设置,所述煤粉输送管道与喷射器入口相连接,所述氮气管道安装在喷射器入口的一侧部。
从煤粉仓底端出口至喷射器引射介质-煤粉的入口形成封闭通道,利用煤粉仓与喷射器存在的落差,作业时,煤粉仓内煤粉的重力有效作用于喷射器入口,使煤粉在进入喷射器接受室时已获得所需的初始动能;
上述喷射器引射介质-煤粉以一定动能由喷射器中心进入喷射器,工作介质-氮气喷嘴呈环形分布于引射介质-煤粉输送管道外侧,使氮气和煤粉在喷射器混合室内混合,达到相同的动能,形成浓相输送状态。
所述煤粉输送管道和氮气管道上均设有流量检测控制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煤粉输送管道与喷射器均竖直设置,减少煤粉从煤粉仓至喷射器的输送阻力,以便煤粉在进入喷射器接受室时能获得较高的初始动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氮气喷嘴的径向尺寸被严格限制,使工作介质既保持较高的动能,又便于与煤粉混合。
优选的,所述煤粉气力输送管道设置于喷射器的底端。
更进一步的,当高炉需要较大煤粉喷吹量或同时向一个以上高炉喷吹煤粉时,该系统可以一个以上并联安装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简化系统,使工艺设备数量和动作频率显著减少,还可避免介质气体排放,使用连续给料浓相气力输送,可消除由于倒罐引起的喷吹量阶段性波动,达到均匀稳定的喷吹效果,降低喷吹管道堵塞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技术要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系列并联高炉煤粉连续给料浓相气力输送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煤粉仓,2-煤粉输送管道,2a-煤粉输送管道阀门,3-流量检测控制单元,4-氮气管道,4a-氮气管道阀门,5-喷 射器,6-煤粉气力输送管道,6a-煤粉气力输送管道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清楚、完整的描述,当然下列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的双系列并联高炉煤粉连续给料浓相气力输送系统,至少包括与煤粉仓1底端相连接的煤粉输送管道2及煤粉输送管道阀门2a、设置在所述煤粉输送管道2上流量检测控制单元3、喷射器5、与喷射器5相连接的氮气管道4及氮气管道阀门4a、设置于喷射器5底端的煤粉气力输送管道6及煤粉气力输送管道阀门6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0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