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采套管头用组合式击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0593.6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2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华;王平现;林宣义;李明;刘兵冰;古丽斯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4 | 分类号: | E21B33/0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开***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组合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采套管头预应力固井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热采套管头用组合式击铁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热采套管头来实现预应力有控固井是新疆油田稠油热采井普遍采用的固井方式。固井作业前,先将热采套管头的悬挂器穿入最后一根套管中,其上放置击铁,在套管下放过程中,最后一根套管的节箍压在击铁上,依靠套管串的重量,将悬挂器压入热采套管头本体中,预应力固井时,在钻台上提拉套管至设计吨位后,套管伸长,压在击铁上的节箍也上行一段距离,随即在井口通过钢丝绳提拉击铁击打悬挂器上的销子,卡瓦片下行锁紧套管,坐挂套管,从而实现预应力固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部分井因为井下各种原因,当提拉套管到设计吨位后,套管伸长很短或几乎不伸长,击铁上行的距离也就很短,击打力太小而无法有效击打悬挂器上的销子,从而无法坐挂套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采套管头用组合式击铁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套管无法坐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热采套管头用组合式击铁装置,包括击锤、击铁座、连接装置和紧固装置;击锤和击铁座分别呈筒状,击锤的内径大于击铁座的内径;击锤座在击铁座上,在击铁座的下部内壁上沿圆周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与击铁座的下端面相连通的敲击块安装槽,在敲击块安装槽内安装有敲击块;在击锤内和击铁座内沿轴向分别有与敲击块安装槽相连通的安装孔,连接装置的下端穿过击铁座内的安装孔和敲击块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装置的上端穿过击锤内的安装孔和紧固装置固定安装在一起,紧固装置压紧在击锤的上端面上,在敲击块的底端面上设置有缺口。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连接装置为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上部外侧固定有环形凸块,在击锤的下端面上有与击锤的安装孔相连通的环形凸块安装槽,环形凸块位于凸块安装槽内。
上述击锤包括左半击锤和右半击锤;在左半击锤的前侧右端和后侧右端分别有上连接块安装槽,在左半击锤的前侧和后侧沿轴向分别有与上连接块安装槽相连通的上销孔;在右半击锤的前侧左端和后侧左端分别固定有上连接块,在上连接块上有上销孔,左半击锤和右半击锤通过上连接块安装槽、上连接块、上销孔和上连接销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击铁座包括左半击铁座和右半击铁座;在左半击铁座的前侧右端和后侧右端分别有下连接块安装槽,在左半击铁座的前侧和后侧沿轴向分别有与上连接块安装槽相连通的下销孔;在右半击铁座的前侧左端和后侧左端分别固定有下连接块,在下连接块上有下销孔,左半击铁座和右半击铁座通过连接块安装槽、下连接块、下销孔和下连接销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敲击块为开口朝内的弧形敲击块;或/和,缺口为矩形缺口;或/和,在击锤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的吊环。
上述紧固装置为螺母;在连接装置的上端外侧有外螺纹,连接装置的上端和紧固装置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装置和敲击块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击锤、击铁座、连接装置、紧固装置和敲击块的配合使用,实现预应力固井套管坐挂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和便捷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连接装置,2为紧固装置,3为敲击块,4为缺口,5为环形凸块,6为吊环,7为左半击锤,8为右半击锤,9为上连接块,10为上连接销,11为左半击铁座,12为右半击铁座,13为下连接块,14为下连接销,15为套管,16为悬挂器,17为悬挂器销子,18为套管节箍,19为热采套管头本体,20为卡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0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