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针剂瓶切割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7672.1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1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敏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针剂 切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璃针剂瓶切割钳。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掰玻璃针剂瓶加药是护士每日频率最高的一项操作。掰玻璃针剂瓶时护士手部容易受伤,从而导致清创缝合或继发感染,直接损害护理人员身心健康。调查显示:静脉输液药物配制过程中大量使用的玻璃针剂瓶不易折断,93.1%的临床护士和87.5%的护生曾被玻璃针剂瓶划伤。在职业防护中,人们对针刺伤关注较多,而玻璃针剂瓶划伤却很少提及,也没有预防玻璃针剂瓶划伤的有效措施。据相关调查显示,由掰玻璃针剂瓶引起的玻璃伤占医疗锐器损伤种类的第1位,为54.5%,有95%的护理人员手部曾掰玻璃针剂瓶时受伤,20%受伤后手部继发感染,护理人员已成为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
有文献报道,护士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玻璃针剂瓶划伤的严重威胁,25%的护士被玻璃针剂瓶划伤后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过去重点只考虑如何保护患者不被感染,医护人员的防护不被重视,而医护人员每天工作面对的都是患者,受感染的机会比其他人员高。玻璃针剂瓶划伤不但对护理工作者的身体造成损害(如出血,伤口感染等),对他们的心理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多数调查对象表示被玻璃针剂瓶划伤后感到恐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针剂瓶切割钳,该切割钳,可以方便的实现玻璃针剂瓶的全圆弧切割、消毒和掰断,并能够 适应多种尺寸的玻璃针剂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针剂瓶切割钳,包括钳体、3个旋转轴、3个砂轮片、消毒棉球,钳体通过旋转轴铰合连接进行开合动作,该铰合处旋转轴上同时设置一个砂轮片,另外两个砂轮片通过旋转轴固定在钳体的对称位置上,3个砂轮片的内侧外露在钳体内的凹面内,而外侧不暴露,钳体上具有凹孔,消毒棉球嵌入钳体上的凹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切割钳,可以方便的实现玻璃针剂瓶的全圆弧切割,方便的消毒和掰断,省时省力,玻璃针剂瓶开启时间大大缩短,并由于钳体手把可以自由开合,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玻璃针剂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玻璃针剂瓶切割装置可以选择金属或聚合物材料作为主体材料,主要由钳体、旋转轴、砂轮片、消毒棉球组成。砂轮片是带有中心孔的医用砂轮片,中心孔内可以插入旋转轴,3个砂轮片分别通过旋转轴固定在钳体上,钳体通过旋转轴连接进行开合动作,钳体可以绕旋转轴做相对转动以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玻璃针剂瓶,该旋转轴上同时设置一个砂轮片,另外两个砂轮片通过旋转轴固定在钳体的对称位置上,优选三个旋转轴互成约120度夹角通过旋转轴固定在钳体上,3个砂轮片的内侧外露在钳体内的凹面内,而外侧不暴露,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砂轮片不被损坏,也可防止砂轮片刮伤操作者的皮肤。消毒棉球分别嵌入钳体上的凹孔内。
放入针剂瓶后,为了避免钳体闭合时针剂瓶受力突然增大,造成瓶体破裂,对除铰合处外的两个砂轮片上添加缓冲装置,例如如图2所示,钳体上在旋转轴处设有滑动槽,在旋转轴在受力时可以沿凹槽弹性滑动,实现方式可以是例如使得旋转轴与弹性部件如弹簧间接相连,弹簧直接连接到扣到旋转轴上的帽部件,旋转轴可在帽部件中旋转。
为了增加握持感,优选在钳体的手柄部位设置防滑凹槽或者增加防滑层。
为了使得切割钳更加醒目,便于寻找,可以在凹槽部分上方覆盖一层透明防滑材料(附图中未示出),例如硅橡胶,由于光线在透明材料层和钳体凹槽临界处的反射作用,可以使得该部分的光学亮度较高,更加醒目;此外,为了缓解握持钳体的手的疲劳感,可以控制防滑材料层的厚度,使得手握持在钳体手柄部位时,仍能感到手柄部位的凹凸感,使得握持更加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敏,未经曹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7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织线芯外径控制装置
- 下一篇:新型稳线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