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能无土栽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7437.4 | 申请日: | 2014-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7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洁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何办君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潮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能 无土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为光能无土栽培器。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在不具备土壤的条件下进行作物的栽培的技术,作物发育所须肥水条件,完全由营养液来提供,因此,营养液及其配制管理技术以及无土栽培装置的制备是无土栽培的重要内容。
以目前情况来讲,我国的无土栽培技术目前已经普遍受到了大家的推广,出现了类似于屋顶无土栽培等等的绿化方式,但由于受到成本和技术方面的影响,无土栽培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总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有很多的潜力还未被开发完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光能无土栽培器,以实现能源节约、加速能源循环、丰富城市立体景观、调节人们的心理和视觉感受的效果,还具有隔热降温、隔热保温、改善城市环境小气候等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光能无土栽培器,主要包括莲花基座、聚光盖,所述聚光盖位于莲花基座上方,由若干骨架及聚光膜组成,所述莲花基座包括储液层、定植栽培层、栽培槽、隔板及垂直贯穿隔板的虹吸管,其中定植栽培层位于储液层上方且由隔板隔开,而栽培槽则装于定植栽培层上。
所述骨架至少为三根,骨架将聚光膜分成若干个面,形成伞状。
所述伞状聚光膜每一个面均由若干斜片状的PVC膜组成。
所述储液层上开有进水口及出水口,且出水口的位置高于进水口。
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连接带有循环水泵的外部加液箱。
所述定植栽培层上设有若干小气孔。
所述隔板中间开有一通孔,且孔面设有过滤网。
所述栽培槽由若干定植篮组成,且每一个定植篮均为镂空状。
所述虹吸管的上管口位置高于定植篮底部5-10mm。
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处均设有开关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无土栽培基座采用仿生原理,基座的造型的设计思维是一种“仿莲花式”的创造性思维,栽培槽设置的若干镂空定植篮,可以增加栽培面积,同时营养液以多孔入流的方式可以方便营养液的渗透;
2. 聚光膜可利用导光筒折射和反射太阳光来聚集光能,同时起到防虫的作用,从而可实现植物的无虫害目标;
3. 虹吸管上管口位置可保证形成“浅液流”的水培特点,仅以数毫米厚的浅液流流经栽培槽底部,水培作物的根垫底部接触浅液流吸水吸肥,上部暴露在湿气中吸氧,较好地解决了根系吸水与吸氧的矛盾;
4. 虹吸管所形成的虹吸效应可保证定植篮中的植物根系一直侵泡在5-10mm的营养液中,在这样的栽培方式下,植株根部在呼吸时不容易缺氧,而营养液的鼓动可以促进植物根呼吸所需的溶解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用新型之局部示意图;
附图3为实用新型之局部示意图;
附图4为实用新型之局部示意图;
附图5为实用新型之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光能无土栽培器,主要包括莲花基座1、聚光盖2,所述聚光盖2位于莲花基座1上方,由若干骨架21及聚光膜22组成,所述骨架21至少为三根,骨架21将聚光膜22分成若干个面,形成伞状稳定结构,聚光盖2具有折叠和移动功能,其伞状聚光膜22每一个面均由若干斜片状的PVC膜组成,PVC膜具有聚光、防虫作用,使用斜片状组合可方便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洁,未经杨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7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