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后视镜罩的雨披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7064.0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2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正亮 |
主分类号: | A41D3/04 | 分类号: | A41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王惠 |
地址: | 35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后视镜 雨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后视镜罩的雨披。
背景技术
雨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雨具,随着电动车及摩托车作为人们出行代步工具的日益普及,下雨天雨披的穿用也逐渐成为电动车及摩托车使用者的首选。
传统雨披大多包括上小下大的锥状本体和雨帽,雨帽与本体上部连接,而由于现在的电动车及摩托车的车把两侧都安有两个后视镜,为了方便使用者观察后面的道路情况,现有的雨披通常在两个后视镜部位设置了两个开口,在使用时将两个后视镜分别从两个开口中穿出,保证后视镜的正常使用。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雨披为了保证后视镜可以从开口中穿出,必须保证开口的大小大于后视镜的截面积,使得开口通常比较大,在使用过程中,雨水会顺着后视镜以及视镜杆从该开口流入雨披的本体内部,打湿使用者的手臂、衣服,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雨水容易从开口流入雨披的本体内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后视镜罩的雨披。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后视镜罩的雨披,所述带有后视镜罩的雨披包括本体、雨帽和可视的后视镜罩,所述雨帽与所述本体上部连接,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后视镜穿出的后视镜口,所述后视镜罩与所述后视镜口对应设置,且所述后视镜罩罩装在所述后视镜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前襟和后襟,所述前襟与所述后襟的两侧密封连接,所述后视镜口与所述后视镜罩均设置在所述前襟上。
进一步地,所述后视镜罩包括透明膜和非透明膜,所述透明膜的上边缘、侧边缘分别与所述非透明膜的上边缘、侧边缘密封连接,所述透明膜的下边缘、所述非透明膜的下边缘均与所述后视镜口密封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膜的上边缘、侧边缘与所述非透明膜的上边缘、侧边缘之间均采用双痕压线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膜的上边缘与所述非透明膜的上边缘之间、所述透明膜的侧边缘与所述非透明膜的侧边缘之间、所述透明膜的下边缘与所述后视镜口之间、所述非透明膜的下边缘与所述后视镜口之间均采用高频热合焊接密封。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襟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前襟上部,且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雨帽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粘扣。
作为优选,所述后襟上设置有反光条。
作为优选,所述雨帽上设置有帽檐或面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视的后视镜罩罩装在后视镜口上,既可以将后视镜的镜面露出,不会耽误后视镜的正常使用,同时还将后视镜口与雨水隔绝,避免了雨水通过后视镜口流入雨披的本体内部,将使用者手臂、衣服打湿的情况,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后视镜罩的雨披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本体,
2 雨帽,
3 后视镜罩,
4 后视镜口,
5 开口,
6 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后视镜罩的雨披,带有后视镜罩的雨披包括本体1、雨帽2和可视的后视镜罩3,雨帽2与本体1上部连接,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后视镜穿出的后视镜口4,后视镜罩3与后视镜口4对应设置,且后视镜罩3罩装在后视镜口4上。在使用时,将本体1套在使用者身上,然后将本体1下部覆盖在摩托车或电动车上,将后视镜穿过后视镜口4进入后视镜罩3内部,即后视镜罩3罩装在后视镜上,后视镜罩3为可视的,可以使使用者看到后视镜的镜面,保证后视镜的正常使用。
其中,现有的摩托车与电动车均包括两个后视镜,所以后视镜口4与后视镜罩3均应该设置至少有两个,保证两个后视镜均可以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正亮,未经林正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7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