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无水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6911.1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叔仲;刘全喜;魏肃;柴智;刘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芯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6 | 分类号: | G01F23/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张伟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无水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无水检测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检测管道内是否有水的管道无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水检测通常采用探针式、光电式、浮漂式等方式来进行。其中,探针式的缺点在于由于探针长期与水接触,使用一段时间后探针表面会结垢,进而影响检测可靠性,且由于探针直接与水接触,需做好防漏电措施,增加了成本。光电式则稳定性较差,不同的液体,不同的浑浊程度,以及振动等,都容易造成误判断。浮漂式则有精度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无水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检测装置可靠性较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道无水检测装置,包括一包覆在待测绝缘管道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印制有多个感应电极及焊接一检测芯片;所述管道位于壳体和电路板之间并靠近电路板一侧,使每个感应电极与管道的距离均不相等;所述感应电极通过导线引出所述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电极为三个,等距并排在所述电路板同一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分为上盖和下盖,所述上、下盖之间采用卡扣式固定连接或胶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方形或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位于电路板印制有感应电极的一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管道处设置电路板,并在电路板上设置多个感应电极,且不同感应电极与管道的距离也不同,使得当管道有水和没有水时,感应电极获得不同的感应信号,进而判断出管道是否有水。由于,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和较佳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管道无水检测装置,包括一包覆在待测绝缘管道1的壳体2,所述壳体2内安装有一电路板21,所述电路板21上印制有多个感应电极22及焊接一检测芯片23;所述管道1位于壳体2和电路板21之间并靠近电路板21一侧,使每个感应电极22与管道1的距离均不相等;所述感应电极22通过导线24引出所述壳体2。
其中,所述壳体2为方形或柱形。
在一实例中,所述壳体2为方形,且分为上盖201和下盖202,所述上、下盖之间采用卡扣式固定连接或胶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侧面一端开设有通孔,用于管道1穿过,另一端开设有引线孔,用于导线24穿出。在一实例中,所述感应电极22为三个,采用铜箔在电路板21上印制形成,所述感应电极22分别连接检测芯片23的三个管脚,所述检测芯片23也通过管脚焊接在印制电路板上;所述导线24为三根,分别是电源输入端、地线及信号输出线。所述导线24通过铜箔与检测芯片23的三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路板21固定在下盖202内的凸槽上,所述管道1则位于电路板21和上盖201之间,并靠近电路板21一侧的感应电极。特别是,靠近管道1一侧的感应电极面积比另一侧的感应电极略小,即近端感应电极比远端感应电极面积略小。
当管道中无水时,远端感应电极的感应信号较强;当管道中有水时,近端感应电极的感应信号较强,由此可以判断出管道中是否有水。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多个感应电极并列分布在电路上,并检测每个感应电极获得的感应信号大小,同时在管道内有水通过和无水通过,以及半管水通过时,进行检测记录,作为参照组数据。然后,在实际检测信号时,对比参照组数据,可以大致判断管道中水流的大小,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无水检测装置,采用在电路板上印制感应电极形成电容式传感器,并将其包覆在管道上,进行非接触式检测,避免了传统方法安全性、使用寿命及灵敏度均较差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及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芯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芯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6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高散射介质的拉曼光谱仪
- 下一篇:一种具有光电编码器的气体腰轮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