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燃料热水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6430.0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裴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登明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查俊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料 热水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供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生物质燃料热水炉。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商业、工业生产等蓬勃发展,但随之带来的热水需求量是大幅增加。新型生物质燃料热水炉应运而生。现有生物质燃料热水炉基本采用机壳、燃烧室、排烟管、进水管、超导管、高温室、排水管、鼓风机、排灰口、观察孔和泄压阀这种结构。这种结构不利于精确控制送料数量,自动化程度低,排烟管排出的高温烟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节能且供热效果好的具有独特热源装配结构的生物质燃料热水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生物质燃料热水炉,包括高温室、机壳、燃烧室、排烟管、进水管、预热室、水管、超导管、中温室、排水管和输水泵,机壳为中空的内外两个腔体,内腔体通过一隔板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为中温室,下层为高温室,超导管与隔板焊接,超导管的一端伸进中温室内,另一端伸进高温室内,燃烧室位于高温室的内部,高温室和中温室由一台输水泵相联通,排水管设置在机壳的上部,排烟管的一端连接燃烧室,另一端连接预热室,预热室内置翅片管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将预热室分为内外两个腔体,预热室的一端与进水管相连,另一端连接水管,水管的另一端连接高温室, 加料斗设置在螺杆加料机的上部,螺杆加料机与燃烧室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排烟管上增加了预热室,该装置为管式结构加热,高温烟气由预热室中通过,将装置中的各翅片管加热,利用热传导再将预热室中的冷水进行加热。该结构既能降低排烟管中排放烟气的温度,又能对系统中的冷水进行预热,使中温室中的水减少加热时间,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螺杆加料装置能精确控制送料数量,具有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进一步的,还包括鼓风机,鼓风机的一端连接燃烧室。鼓风机能随时补充燃料在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灰口,排灰口设置在燃烧室的底部。燃烧室中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灰土由排灰口排出,便于用户定期清理。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腿,支撑腿设置在机壳的底部。支撑腿将主机壳体撑起,保持正立。
进一步的,还包括观察孔,观察孔设置在燃烧室上。观察孔便于查看燃烧室内燃烧状态。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泄压阀,泄压阀设置在机壳顶部。高温室中加热后产生的蒸汽通过泄压阀排出,保证设备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环保、热能值高、控温精确、自动化程度高、热量利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生物质燃料热水炉,包括高温室1、机壳2、燃烧室3、排烟管4、进水管5、预热室6、水管8、超导管9、中温室10、排水管17和输水泵19,机壳2为中空的内外两个腔体,内腔体通过一隔板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为中温室10,下层为高温室1,超导管9与隔板焊接,超导管9的一端伸进中温室10内,另一端伸进高温室1内,燃烧室3位于高温室1的内部,高温室1和中温室10由一台输水泵19相联通,排水管17设置在机壳2的上部,排烟管4的一端连接燃烧室3,另一端连接预热室6,预热室6内置翅片管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将预热室6分为内外两个腔体,预热室6的一端与进水管5相连,另一端连接水管8,水管8的另一端连接高温室1,加料斗11设置在螺杆加料机12的上部,螺杆加料机12与燃烧室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燃烧室3中的生物质颗粒用引火点燃,在燃烧室3中进行燃烧,火焰正常后即可将生物质颗粒燃料放入加料斗11中,通过螺杆加料机12将生物质颗粒燃料定量送入燃烧室3中,使燃烧室3中的火焰及温度得到精确控制。燃烧室3的上部为超导管9,当燃料燃烧时即将超导管9加热,利用超导管9将燃烧热量传入中温室10的水中,利用热量对流将中温室10中的水全部加热,超导管9具有超高的导热率,所以能充分利用燃烧室3中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将冷水加热。
燃烧室3中的生物质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管4向外排放,而在排烟管4上又设有预热室6,该装置为管式结构换热,高温烟气由预热室6中通过,将装置中的各翅片管加热,利用热传导再将预热室6中的冷水进行加温,该结构既能降低排烟口4中排放烟气的温度,又能对预热室6中的冷水进行预热,使高温室1中的水能减少加热时间,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登明,未经裴登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6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