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冲击镐形金刚石复合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6145.9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周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星钻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金刚石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镐形金刚石复合齿。
背景技术
聚晶金刚石复合齿是由聚晶金刚石片与硬质合金基体在高温高压下烧结成的复合材料。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的特点,而硬质合金基体又从整体上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柔韧性和可焊性。将多个聚晶金刚石复合齿的硬质合金基体分别内嵌在钻头钻齿前端面的复合片安装孔内,并通过钎焊接方式固定;聚晶金刚石复合齿的金刚石部分则露出钻头钻齿的前端面,并作为钻头上最为重要的切削工作表面。
传统的金刚石复合齿的外形多为圆柱形,其上端面即聚晶金刚石片的上表面为一光滑的平面或圆弧面。装有这种金刚石复合齿的钻头在均匀地层中具有良好的钻进效果,但钻头遇到硬度在F7.5以上的坚硬岩石时,由于金刚石复合齿的表面与岩层的接触面积较大,且岩层硬度很高,因此平面或圆弧面的表面在进行切削工作时无法嵌入岩石,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从而使得钻头的工作效率大为降低,甚至无法钻进。此外,为了配合平面或圆弧面的金刚石复合齿,目前用于安装金刚石复合齿的钻齿的上端面多为贝壳状,即钻齿的上表面具有多个以钻齿的轴线为中心,并呈径向放射延伸的曲面扇形凸棱或凹槽。只有这样的钻齿结构才能保证金刚石复合齿在安装上钻齿后,其金刚石复合齿的切屑刃面能够朝向钻头的各个方向上均能产生切削力。然而,这种结构的钻齿不仅存在本身结构复杂加工工艺难度大,钻头生产成本高;而且不易于聚晶金刚石复合齿的安装和固定,钻头的工作可靠性低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齿,其对于硬度较大的岩层具有良好的钻进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冲击镐形金刚石复合齿,主要由聚晶金刚石片和圆柱形的硬质合金基体复合而成。聚晶金刚石片的下表面与硬质合金基体上表面复合相连。其中:
聚晶金刚石片的上表面和前后侧面由施力面BI1H1E,BI2H2E和施力棱BE构成。其中施力面BI1H1E和施力面BI2H2E均为梯形的表面,施力面BI1H1E和施力面BI2H2E相交于施力棱BE、并关于施力棱BE对称。
聚晶金刚石片的右侧面由施力面EFG1,EFG2,FG1H1C,FG2H2C和施力棱EF,FC,FG1,FG2。其中施力面EFG1和施力面EFG2均为扇形的表面,施力面EFG1和施力面EFG2相交于施力棱EF、并关于施力棱EF对称。施力面FG1H1C和施力面FG2H2C均为类梯形的表面,施力面FG1H1C和施力面FG2H2C相交于施力棱FC、并关于施力棱FC对称。施力面EFG1与施力面FG1H1C相交于直线FG1,施力面EFG2与施力面FG2H2C相交于直线FG2。
聚晶金刚石片的左侧面由施力面BI1I2构成。其中施力面BI1I2为半圆形的外凸弧面,该施力面BI1I2关于水平垂直线BD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星钻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桂林星钻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61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驱动异步电机的振荡抑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磁转矩控制电路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