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防雨太阳能电池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4909.0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秋平;郑林兵;谢崇金;陈壁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吉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22 | 分类号: | H02S40/22;H02S20/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413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防雨 太阳能 电池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板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多用途防雨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地球的非可再生能源数量有限,为降低非可再生能源的损耗及环境污染,太阳能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以其取之不竭、无污染、不受地域资源限制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太阳电池的不断发展,业界对电池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电池电性能方面,同时对电池消耗的成本也有更高的要求。
此外, 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芯片层主要是由封膜太阳能芯片组成,封膜太阳能芯片为使用EVA和TPT进行封膜处理的硅晶片。光线照射在平板玻璃的表面时会发生大量光线散射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单位面积内的聚光效果,以致光电转换效率低。
另外,一部分太阳能电池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雨水积压在支架的情况,从而造成使用不便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太阳能电池板中存在的受光率低,雨水容易堆积的缺点,提供一种多用途防雨太阳能电池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系统的方案是通过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用途防雨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支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七层,从上至下分别是聚光玻璃层,第一EVA粘结层,透光层、电池层、第二EVA粘结层,背膜层和钢化玻璃层,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是:通过设计多层电池板,形成高聚光效果、安装稳定的太阳能电池板。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架两侧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顶部位置设有漏水孔,支撑管管一端密封一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支撑管底部向排水口具有一定角度倾斜。支撑管的作用是,将支架架起避免直接接触平面,从而避免受潮,另外,当太阳能电池板顶面为弧形时,雨水可以通过漏水孔进入到排水口迅速的排出,避免雨水堆积。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聚光玻璃层为弧形状,当采用该改进方案时,所述透光层为具有聚光凸点的弧形玻璃层,从而使得当聚光玻璃层聚光后,通过具有聚光凸点的弧形玻璃层形成聚光效果达到电池层。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聚光玻璃层是带有凹凸点的聚光玻璃。当采用该种方案时,所述透光层是透光玻璃层。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管底部位置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可以是固定钉或固定柱。通过固定件可以将该设备安装固定在房顶。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限定方案,所述支撑管底部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为15-3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聚光效果好,较一般的太阳能电池板效率提高10%以上,且容易清洗。
2.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漏水孔的支撑管进行排水,从而使得雨水经太阳能电池板顺流流入支撑管,从而能够尽快的排出。。
3.本实用新型可以运用至户外,或者车顶中,便于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聚光玻璃层1、第一EVA粘结层2、透光层3、电池层4、第二EVA粘结层5、背膜层6、钢化玻璃层7、漏水孔8、固定柱9、支架10、支撑管11、排水口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以发明最优效果进行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该多用途防雨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该太阳能电池板由上至下包括七层,从上至下分别是聚光玻璃层1,第一EVA粘结层2,透光层3、电池层4、第二EVA粘结层5,背膜层6和钢化玻璃层7,本实施例中,聚光玻璃层为弧形状,透光层为具有聚光凸点的弧形玻璃层;支撑田阳电池板的是支架10,支架两侧设有支撑管11,支撑管11顶部位置设有漏水孔8,支撑管11管一端密封一端设有排水口12,支撑管11底部向排水口12具有一定角度倾斜,本实施例中,支撑管11底部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为15度,支撑管11底部位置设有固定件,固定件是固定柱9。
操作时,整套设备固定在房顶,或者车顶,进行使用即可;当下雨时,雨水经过太阳能电池板后,落入漏水孔8中,被排水口12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当聚光玻璃层1是带有凹凸点的聚光玻璃时,透光层3是透光玻璃层,而支撑管11底部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为3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吉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吉阳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4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动窗饰的模块式条形太阳能板
- 下一篇:太阳能支架及其立柱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