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模板用导轨及使用其的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4712.7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陆宏;金伟能;任连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宏顶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5/00 | 分类号: | D05B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2144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模板 缝纫机 导轨 使用 压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缝纫机械的配件,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模板用导轨及使用其的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模板导轨及其使用其的压紧装置,如图1至4所示,定位轮2通过固定柱4、法兰轴承3及螺丝5固定于压紧架1上,定位轮2为凹轮,压紧架1带动定位轮2压在导轨6上,导轨6与模板7固定连接。
模板压紧装置利用定位轮2的两个边卡在导轨6的两侧,使导轨6始终在凹轮内沿X方向移动,传动齿轮9带动导轨6带动模板7沿X向移动,实现模板在X向的定位和传动,现有技术的缺陷为:
1、定位轮2为凹轮,定位轮2卡设在导轨6上时定位轮2的两侧边和导轨6必须保留一定的间隙,否则无法配合。
2、导轨6与定位轮2配合过程中,如果导轨6位置不准确,定位轮2通过压紧架1带动只能做上下运动,两侧边会压在导轨6的上面卡不进去。定位轮2的两侧边和导轨6之间的间隙必须要大,经过测试,导轨6和定位轮2之间的间隙达到0.3MM至0.5MM左右,定位轮2才能顺利的卡到导轨6上去。对于定位而言0.3MM间隙是非常致命的。
3、现有技术的导轨6是用亚克力或者塑料板制备,固导轨6容易磨损,一旦磨损间隙就变大,定位精度会变的更差。
4、现有技术中全自动模板缝纫机X向是靠压紧架1上的4个定位轮2把导轨6往下压,使导轨6与下面4个齿轮贴紧,齿轮转动带动导轨6移动。但齿轮是金属的,导轨是塑料,时间压长了后导轨底面会留下齿印,一旦导轨6有齿印移动就不会顺畅,甚至会出现齿轮放在导轨上的齿印边缘,齿轮一转动,齿轮掉到导轨上的齿印上,导致齿轮与导轨的小距离打滑,影响缝的针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容易定位的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模板用导轨,所述导轨为长条状,所述导轨具有一定位轮定位部和模板固定部,所述定位轮定位部具有一长度方向的凹槽,所述凹槽具有第一底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底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折弯后向一侧延伸形成第一端面,所述第二侧面折弯后向另一侧延伸形成第一端面,第一端面向下折弯并延伸后形成第三侧面,第二端面向下折弯并延伸后形成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底面通过第二底面连接,90°<所述第一侧面与底面的夹角≤135°,90°<所述第二侧面与底面的夹角≤135°。优选为100°≤所述第一侧面与底面的夹角≤120°,100°≤所述第二侧面与底面的夹角≤120°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固定部由第四侧面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所述模板固定部底面与所述第二底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模板固定部与所述定位轮定位部是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缝纫机的模板压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模板缝纫机的模板压紧装置,包括导轨、定位轮和压紧架;所述定位轮通过定位柱及法兰轴承固定于所述压紧架上;模板固定于所述导轨的所述模板固定部,所述导轨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具有第一底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一底面的夹角与所述第二侧面与第一底面的夹角a相同均为115°;所述定位轮为一圆柱体的两侧面向两侧突出一圆台形成,圆柱面和圆锥面之间的夹角b与所述夹角a相同,其中所述定位轮轴向设有供定位轴固定的孔;所述定位轮与所述凹槽配合,所述定位轮可在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面上滚动。
90°<夹角a≤135°,90°<夹角b≤135°,夹角a与夹角b适配。
优选为100°≤夹角a≤120°,100°≤夹角b≤120°。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导轨设有凹槽,凹槽的第一底面和第一侧面的夹角和第一底面和第二侧面的之间的均为夹角a,夹角a大于90°,定位轮的圆柱面和圆锥面之间的夹角为b,夹角a与夹角b一致。导轨上凹槽呈漏斗状开口处大底部小,而定位轮与凹槽配合处呈倒漏斗状,即下小上大,通过定位轮的圆锥面与凹槽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配合,即使导轨位置没有到位,当定位轮压下时,定位轮会自动沿着导轨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下滑,从而同时将导轨导正。固本实用新型中导轨不必一定要放直也可实现定位精度的要求。
其次,由于夹角a和夹角相同,当定位轮圆柱面压至凹槽的第一底面时,定位轮和导轨之间零间隙,大大提高了配合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宏顶模具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宏顶模具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4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跳线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光路X射线无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