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持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2218.7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1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成平;雷鸣;彭明勇;徐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型持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持针器,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配合笔式采血针使用的安全型持针器。
背景技术
临床血液检验是获得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用于正确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以真空采血系统为辅助的静脉采血,因不易受气温、环境等外界因素和人体末梢循环的干扰,能准确反映人体全身血液的真实情况,在临床中应用较广。静脉采血主要通过真空采血管和静脉采血针组成的真空采血系统实施,其中静脉采血针主要分为硬连接采血针(如笔式采血针)和软连接采血针(如蝶翼采血针)两大类。
笔式采血针在进行静脉采血时必须配合持针器一起使用。目前普遍使用的持针器,由于结构设置的问题,在采血完毕后因针尖暴露、血液滴出或溅出、误操作等原因,使医护人员或被采血人员受到针刺伤害或血液交叉污染。
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安全型持针器,能够避免或减少笔式采血针采血完毕后的针尖暴露、血液滴出、误操作等现象,从而避免或极大减少医护人员和/或被采血人员受到针刺伤害和血液交叉污染,这是本领域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型持针器,通过对结构进行巧妙设置,避免或极大减少医护人员和/或被采血人员受到针刺伤害和血液交叉污染。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型持针器,包括持针器主体以及安全装置,所述持针器主体设有用于容纳采血针管塞穿刺端以及采血管密封帽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采血针并使采血针管塞穿刺端伸入到所述筒体内部的连接座,所述筒体另一端设有供采血管伸入的开口;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具有与采血针静脉穿刺端大小相适应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供采血针静脉穿刺端伸入的敞口,所述容纳腔体的一端与所述持针器主体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持针器主体可拆卸地固定。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体与所述持针器主体可转动地固定的一端设有卡圈,所述卡圈套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卡圈与所述容纳腔体铰接或通过一柔性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设有通孔作为用于固定采血针并使采血针管塞穿刺端伸入到所述筒体内部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将所述持针器主体的筒体内部与外界导通。
优选地,所述卡圈上靠近所述容纳腔体的一端设有凸缘,所述容纳腔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凸缘配合的勾爪。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体与所述持针器主体可拆卸地固定的一端设有尾尖,所述持针器主体上的相应位置处设有凹槽,所述尾尖伸入到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中设有用于卡接采血针静脉穿刺端的卡位。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开口处设有用于人手指握持的指握部。
优选地,所述指握部为由所述筒体的侧壁向外侧扩展延伸而形成的圆台体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指握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筒体在二者轴截面上的张角为A,A满足:90°≤A≤150°,所述指握部的内表面在轴截面上的张角为B,B满足:B≤150°。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体与所述持针器主体可拆卸地固定的一端设有尾尖,所述指握部外侧顶部与所述筒体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尾尖伸入到所述凹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持针器主体、安全装置,其中持针器主体设有用于容纳采血管密封帽的筒体,筒体一端连接笔式采血针,另一端供采血管的密封帽进入,笔式采血针的管塞穿刺端在真空采血管的密封帽的中部位置垂直地插入密封帽的密封塞并最终穿透密封塞,在穿刺过程中,筒体能够完全包覆笔式采血针的管塞穿刺端,防止采血人员、被采血人员和锐器处理人员受到针刺意外伤害,同时防止因止血护套未完全回弹或其他原因导致管塞穿刺端血液滴出或溅出,污染医护人员和被采血人员;设置的安全装置由于具有容纳腔体,其具有容纳采血针静脉穿刺端的容纳槽,因而在采血完毕后,安全装置可通过诸如旋转和/或移动的空间运动使其容纳槽完全覆盖笔式采血针静脉穿刺端,且安全装置覆盖静脉穿刺端后二者不能或不易分离,防止采血人员、被采血人员和锐器处理人员受到针刺意外伤害,同时防止持针器和/或笔式采血针被二次使用。总体说来,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型持针器在给采血带来便利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或减少笔式采血针采血完毕后的针尖暴露、血液滴出、误操作等现象,从而避免或极大减少医护人员和/或被采血人员受到针刺伤害和血液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型持针器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安全型持针器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持针器主体的侧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2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X射线机操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血氧浓度监测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