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对接的冷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0963.8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于辉;邢梦林;赵云龙;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德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9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对接 冷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消解管和冷凝管自动对接的冷凝装置,属于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质监测中,常常会用到回流装置进行化学需氧量(COD)等污染参数的检测,传统检测方法,需要手动的将冷凝管和消解管对接和分离,操作起来不方便,还容易损坏玻璃器皿。再遇到多个水样的时候,操作更是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将多个消解管和对应的冷凝管对接或分离的冷凝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对接的冷凝装置,包括工作台和设在工作台上的机架以及放置冷凝管的冷凝管箱和放置消解管的消解管箱,消解管箱放置在工作台上;冷凝管箱设在消解管箱的正上方,并且冷凝管箱中的冷凝管与消解管箱中的消解管一一对应设置;机架上设有纵向移动平台,冷凝管箱与纵向移动平台固定联接。
其中,所述纵向移动平台包括导轨、设在导轨上的电机和滚珠丝杠,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滚珠丝杠的一端固定联接,滚珠丝杠上设有滑块,滑块固定联接有悬臂的一端,悬臂的另一端与冷凝管箱固定联接。
其中,所述滚珠丝杠的另一端设有刹车器。
其中,所述冷凝管的底端开口处设有V形垫圈。
其中,所述冷凝管包括管体和设在管体上的球形腔,并且球形腔的相对两端均与管体相连通。
其中,所述管体为等径直管,并且球形腔的球心在管体的轴线上。
其中,所述球形腔为圆球形或椭球形,并且圆球形球形腔的内腔直径或椭球形球形腔的内腔与管体相垂直的直径大于管体的内径。
其中,所述球形腔为一个或多个,并且多个球形腔的形状及大小均一致。
其中,所述多个球形腔中相邻两个之间的间距相等。
其中,所述球形腔的数目为七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冷凝管与消解管的对接和分离的自动化,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球形腔可有效地增大蒸汽的接触面积,提高蒸汽的冷凝面积,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冷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联轴器,3、滚珠丝杆,4、滑块,5、悬臂,6、导轨,7、冷凝管,8、冷凝管箱,9、V型垫圈,10、消解管,11、消解管箱,12、刹车器,13、工作台,14、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消解管和冷凝管自动对接装置,包括工作台13和设在工作台13上的机架14以及放置冷凝管7的冷凝管箱8和放置消解管10的消解管箱11,消解管箱11放置在工作台13上;冷凝管箱8设在消解管箱11的正上方,并且冷凝管箱8中的冷凝管7与消解管箱11中的消解管10一一对应设置;冷凝管7的开口处设有V形垫圈9;机架14上设有纵向移动平台,冷凝管箱8与纵向移动平台固定联接。纵向移动平台包括导轨6、设在导轨6上的电机1和滚珠丝杠3,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与滚珠丝杠3的一端固定联接,滚珠丝杠3的另一端设有刹车器12;滚珠丝杠3上设有滑块4,滑块4固定联接有悬臂5的一端,悬臂5的另一端与冷凝管箱8固定联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管7包括管体7-1和设在管体7-1上的一个或多个球形腔7-2,球形腔7-2的相对两端均与管体7-1相连通,并且球形腔7-2的球心在管体7-1的轴线上;管体7-1为等径直管,管体7-1的一端设有进口7-3,多个球形腔7-2的形状及大小均一致,并且多个球形腔7-2中相邻两个之间的间距相等;球形腔7-2为圆球形或椭球形,并且圆球形球形腔的内腔直径或椭球形球形腔的内腔与管体7-1相垂直的直径大于管体7-1的内径。球形腔7-2的数目为二至十个,最佳效果为七个。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7-1上设置一个或多个面积较大的球形腔7-2,增大了蒸汽液化面积,当蒸汽从进口7-3进入冷凝管中时,在球形腔7-2内加速液化,最后液滴顺着内壁流下。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说明:
先将多个冷凝管7固定到冷凝管箱8中,再将V型垫圈9安装到冷凝管7上,电机1工作通过联轴器2传递功率,滚珠丝杆3将圆周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导轨6保证滑块4上下直线运动,滑块4、悬臂5和冷凝管箱8位置相对固定,从而实现冷凝管7的上下运动,V型垫圈9的唇部与消解管10的管口接触,通过唇部变形实现冷凝管7与消解管10的一一对接密封;电机1正反转来实现冷凝管7与消解管10的对接和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德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德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