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信光检测结构和通信光检测光连接器及通信光检测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0916.3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9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香菜子;中谷佳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G02B6/44;H04B1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曹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检测 结构 连接器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光检测结构和具备它的通信光检测光连接器以及通信光检测光缆,使得能够以目视确认通信用光纤中的通信状况。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和局大楼等的光通信相关设备中,通信用光纤中传输的通信光多为不在可见光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无法以目视确认通信用光纤中的通信状况。
所以,有可能导致通信用光纤正在使用时却被误认为不在使用,误将与通信用光纤的中途以光学方式连接的光连接器拔掉,造成严重的通信故障。
因此,开发出了一种能够无需切断通信即可检测通信用光纤中传输的通信光的有无、能够以目视确认通信用光纤中的通信状况的技术。
例如提出了一种技术,在通信用光缆的中途设置的缝隙中填充折射率整合剂等透光性树脂,在由受光元件等检测由该透光性树脂散射的通信光的一部分作为泄漏光的同时转换为可见光,由此能够以目视确认通信状况。
然而,填充透光性树脂时混入气泡,或者透光性树脂的折射率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有可能导致泄漏光的泄漏量发生变化,产品之间差异较大,另外很难在长时间内稳定地维持泄漏光的泄漏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92702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光检测结构和具备它的通信光检测光连接器以及通信光检测光缆,使得产品之间差异较小,能够在长时间内稳定地维持泄漏光的泄漏量。
为了达成该目的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通信光检测结构,具备:通信用光纤,其传输通信光;泄漏用光纤,其经由光连接部以光学方式与所述通信用光纤的中途连接,且纤芯的折射率与所述通信用光纤不同;光检测部,其检测从所述光连接部泄漏的所述通信光的一部分。
所述泄漏用光纤的长度可以为1mm以上。
所述通信用光纤和所述泄漏用光纤的纤芯直径可以相同。
所述通信用光纤和所述泄漏用光纤的包层的折射率可以相同。
所述光连接部可以由将所述通信用光纤和所述泄漏用光纤融合而得的融合部构成。
所述光连接部也可以由将所述通信用光纤和所述泄漏用光纤对接而得的对接部构成。
所述通信用光纤和所述泄漏用光纤也可以由1条光纤构成。
可以进一步具备将所述光连接部覆盖的保护部件。
可以进一步具备将所述光连接部加固的加固部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备所述通信光检测结构的通信光检测光连接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备所述通信光检测结构的通信光检测光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通信光检测结构和具备它的通信光检测光连接器以及通信光检测光缆,使得产品之间差异较小,能够在长时间内稳定地维持泄漏光的泄漏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通信光检测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通信光检测结构中的泄漏光的泄漏量的分布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通信光检测结构的变形例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泄漏用光纤的长度和泄漏光的泄漏量之间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具备图1的通信光检测结构的通信光检测光连接器的断面示意图。
图6是表示图5的通信光检测光连接器的变形例的断面示意图。
图7是表示具备图1的通信光检测结构的通信光检测光缆的断面示意图。
图8是表示图7的通信光检测光缆的整体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通信光检测结构
11通信用光纤
12光连接部
13泄漏用光纤
14泄漏光
15光检测部
16纤芯
17包层
18纤芯
19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光检测结构10的特征为,具备:通信用光纤11,其传输通信光;泄漏用光纤13,其经由光连接部12以光学方式与通信用光纤11的中途连接,且纤芯的折射率与通信用光纤11不同;光检测部15,其检测从光连接部12泄漏的通信光的一部分作为泄漏光14。
通信用光纤11具备例如:纤芯16,其由以石英为主要原料的材料构成,传输通信光;包层17,其形成在纤芯16的周围并具有比纤芯16低的折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可穿戴心肺复苏仪
- 下一篇:一种基于改进双向动态规划的立体匹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