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节式水冷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0626.9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9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叶英姿;卢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21 浙江省舟山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水冷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散热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调节式水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其芯片功率越来越大,发热量也越来越高,尤其是CPU,必须使用散热器对其进行散热,但由于电子器件越做越小,可安置散热器的空间也越来越小,目前高功率的散热器体积大且是固定的空间体积,不宜安装,不适用于空间有限的热源上。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适应多种定位孔布局不同的PCB板及散热组件可灵活放置,散热效果好的水冷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节式水冷散热器,包括吸热组件和与吸热组件相连接的散热组件,所述的散热组件包括水冷管、水冷散热鳍片、设置在水冷管上的水泵、设置在水冷散热鳍片上的背板和锁在背板上的风扇,所述的吸热组件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冷管的一端通过橡胶软管一端连接有进水口,水冷管的另一端通过橡胶软管连接出水口,水冷散热鳍片上设置有与水冷管的管径相适应的通孔,所述的水冷管铆合在通孔内。
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大散热效率,所述的吸热组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吸热头、若干条固定臂和设置在吸热头上的散热片,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是设置在吸热头上。
为了能够灵活安装于各种型号不同的PCB板上,优化调节式的效果,所述的固定臂是台阶型结构,在固定臂的第一梯级端面上设有条形孔;在固定臂的第二梯级端面上设有一个穿孔,转轴通过穿孔与底座活动连接。
为了达到最好的固定效果,所述的固定臂是采用4条。
为了增大热的传导,所述的水冷管采用了铜材空心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在底座上的吸热头、若干条固定臂和设置在吸热头上的散热片能够进一步增大散热效率;在固定臂的第一梯级端面上设有条形孔的设计,能优化调节式的效果;转轴通过穿孔与底座活动连接的设计,能达到旋转位置以及调整角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适应多种定位孔布局不同的PCB板及散热组件可灵活放置,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调节式水冷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热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吸热组件,12、散热组件,6、橡胶软管,7、水冷散热鳍片,8风扇,9、水泵,101、底座,102、吸热头,103、散热片,2、转轴,3、固定臂,31、第一梯级,32、第二梯级,401、进水口,402、出水口,5、水冷管,71、通孔,8、风扇,9、水泵,10、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调节式水冷散热器,包括吸热组件1和与吸热组件1相连接的散热组件12,所述的散热组件12包括水冷管5、水冷散热鳍片7、设置在水冷管5上的水泵9、设置在水冷散热鳍片7上的背板10和锁在背板10上的风扇8,所述的吸热组件1上设置有进水口401和出水口402,水冷管5的一端通过橡胶软管6连接有进水口401,水冷管5的另一端通过橡胶软管6连接出水口402,水冷散热鳍片7上设置有与水冷管5的管径相适应的通孔71,所述的水冷管5铆合在通孔71内。所述的水冷管5是采用空心铜管。
所述的吸热组件1包括底座101,设置在底座上的吸热头102、4条固定臂3和设置在吸热头102上的散热片103,所述的进水口401和出水口402是设置在吸热头102上,底座101和吸热头102安装在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发热源上。所述的固定臂3是台阶型结构,在固定臂3的第一梯级31端面上设有条形孔;在固定臂3的第二梯级32端面上设有一个穿孔,转轴2通过穿孔与底座101活动连接。固定螺丝可通过条形孔内任意位置与PCB板固定,配合可旋转的固定臂3适合在多种型号的PCB板上使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