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0216.4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堂;涂满明;许佳平;张爱花;唐勇;朱云萍;张瑞霞;张文斌;胡杰;邹冠;朱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8 | 分类号: | E02D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沉井 施工 收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基础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深水沉井基础广泛应用于桥梁墩台基础、水下油库、以及水下大型设备基础、水下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基础等。深水沉井基础是先在地表制作成一个井筒状的结构物即沉井,然后在深水中从井内不断吸泥,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在沉井下沉过程中,沉井内部会产生大量的弃渣,特别是当施工水位非常深,沉井截面非常大时,弃渣的产生量非常庞大。
目前弃渣的处理有以下两种方式:直接排入水域和运渣船运至指定排放点,弃渣直接排入水域会在航道局部区域形成淤积,影响航道水深,且污染水域环境;弃渣由运渣船运至指定排放点,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航道水域的影响,但是对于截面非常大的深水沉井基础吸泥下沉产生的弃渣,需要大量的运渣船来满足运渣需求,而且沉井隔舱需要安装大量的排污管道,排污管道错综复杂,不易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系统,该系统通过将弃渣过滤分离出泥沙残渣和水,浓度较高的泥沙残渣排放到运渣船上进行第二次沉淀,避免直接将弃渣排入水域中而在航道局部区域形成淤积,从而影响航道水深,并且维持水域清洁,经济环保;能够减少弃渣船工作量,减少排污管道数量,对弃渣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系统,包括:首节钢沉井、接高混凝土沉井、吸泥设备和运渣船,接高混凝土沉井上表面安装有塔吊,每个井孔内沿井轴线竖直设置有与吸泥设备相连的吸泥管,所述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系统还包括钢牛腿和升降导轨,升降导轨通过爬锥竖直固定在接高混凝土沉井顶端周圈,升降导轨上均匀布置有圆孔,钢牛腿两端分别固定在升降导轨的圆孔上,钢牛腿顶部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内部设置有与吸泥管连通的第一排渣管,第一排渣管插入收集槽底部,收集槽侧壁的中上部开有出水口,出水口下方水平设置有过滤网,收集槽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渣管,所述运渣船船舱内壁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隔仓板,将船舱分隔成至少5个相互连通的隔舱,运渣船一端的隔舱与第二排渣管连通,运渣船另一端的隔舱侧壁设置有与该隔舱连通的排水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钢牛腿两端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升降导轨的圆孔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收集槽的体积为50L至100L。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运渣船船舱内壁两侧均匀设置有7个隔仓板,将船舱分隔成8个相互连通的隔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排渣管的直径与排水管的直径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过滤网为不锈钢过滤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出水口为直径为10厘米的圆形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直接将弃渣排入水域中而在航道局部区域形成淤积,从而影响航道水深,并且维持水域清洁,经济环保;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够减少弃渣船工作量,减少排污管道数量,对弃渣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导轨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集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运渣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首节钢沉井,2—接高混凝土沉井,3—塔吊,4—吸泥管,5—钢牛腿,6—爬锥,7—升降导轨,8—收集槽,9—第一排渣管,10—过滤网,11—出水口,12—第二排渣管,13—运渣船,14—隔仓板,15—隔舱,16—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系统,包括首节钢沉井1、接高混凝土沉井2、吸泥设备、钢牛腿5、升降导轨7、收集槽8和运渣船13,接高混凝土沉井2上表面安装有塔吊3,每个井孔内沿井轴线竖直设置有与吸泥设备相连的吸泥管4。
参见图2所示,升降导轨7通过爬锥6竖直固定在接高混凝土沉井2顶端周圈,升降导轨7上均匀布置有圆孔,钢牛腿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升降导轨7的圆孔上,实际应用中,钢牛腿5两端可以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升降导轨7的圆孔上,钢牛腿5顶部放置有收集槽8,收集槽8的体积为50L至100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写生用水彩画多功能板刷
- 下一篇:一种平稳画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