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9905.3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伟;张克专;王万强;郭俊;李江伦;陈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迪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B01D21/04;B01D2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762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革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沉淀池。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混凝沉淀池的泥斗倾角较小(约为10°),在刮泥过程中,污泥不容易被刮掉。并且还由于刮板离池底距离较远,刮泥存在死角。此处,现有混凝沉淀池结构设计不合理,污泥容易上浮,生物处理系统负荷高,还给后续处理带来困难。因此,研究设计一种刮泥轻便、彻底,并且生物处理系统负荷较低,便于后续处理的混凝沉淀池,明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刮泥轻便、彻底,生物处理系统负荷较低,便于后续处理的混凝沉淀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沉淀池,包括主池内泥斗,在主池内壁上部环绕设置有溢流堰,与溢流堰连通设置有排水管,在主池内底部进水口上方设有中空立柱,立柱上部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出水孔,在立柱上部、出水孔外侧设置有导流帽,同时在主池内安装有刮泥机,刮泥机所含横梁一端铰接在导流帽上,另一端下方设有与地面接触的行走轮,横梁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行走轮传动连接,横梁中部通过连接板设有刮板,刮板底面距泥斗内表面有一定距离,所述泥斗倾角为30°,所述刮板下部安装有橡胶条形板,橡胶条形板与泥斗内表面接触,所述主池外侧同时设有调节辅助池,调节辅助池底部设有管道与主池内底部进水口连通,所述调节辅助池内设有曝气管路系统。
所述传动机构为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链轮,安装在行走轮转轴轴端的被动链轮,以及用于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之间传动连接的链条。
所述曝气管路系统包括一个进气主管、一个进气立管和一组进气支管,在进气主管起始端连接有一个鼓风机,在进气主管和进气立管之间设有阀门,在进气立管末端连通设置有由多个进气支管构成的框型进气支管组,在每个进气支管上设有若干曝气头,进气支管组通过支架支撑在池内底部。
所述立柱为水泥立柱;所述导流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该混凝沉淀池设置在地面以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混凝沉淀池所述泥斗倾角由10°增大为30°,在刮泥过程中,污泥在稍加外力作用下再加上本身自重,很容易从泥斗表面滑落至污泥槽;在刮板底部加装有橡胶条形板,橡胶条形板与泥斗内表面接触,在刮泥过程中,橡胶条形板底部可以随泥斗内表面形状起伏变化任意变形,使得刮板与泥斗内表面接触紧密,彻底消除刮泥死角;同时在主池外侧增设有调节辅助池,在调节辅助池内设有曝气管路系统,通过往调节辅助池内投放混凝剂,调节水质,使污泥在后续处理中不易上浮,并且降低后续生物处理系统的负荷,使得污水后续处理变得更简单容易。
2、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机构为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结构简单、传动可靠;所述立柱由水泥浇注而成,加工方便,且降低加工成本;所述导流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易长时间使用而发生锈蚀,使用寿命长;所述曝气管路系统包括主管、立管和支管,主管和立管之间设有阀门,支管上设有若干曝气头,主管初始端连接有鼓风机,结构设计合理,曝气量大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任意调节,操作使用方便,利用推广实施。
3、综上,本实用新型混凝沉淀池结构设计合理,刮泥更轻便、彻底,生物处理系统负荷较低,便于后续处理,曝气量大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任意调节,操作使用方便,因此,非常适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沉淀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凝沉淀池的调节辅助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混凝沉淀池的调节辅助池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混凝沉淀池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混凝沉淀池的局部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混凝沉淀池的局部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混凝沉淀池的刮泥机所含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混凝沉淀池的局部Ⅲ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迪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迪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9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