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混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9329.2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5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瑞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4 | 分类号: | B29B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混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锥形混料机。
背景技术
均匀混合不同性质的塑料粒子,是确保吹膜机生产塑料薄膜产品质量的关键,供吹膜机使用的物料只有通过反复搅拌,才能均匀混合。现有混料机在混料过程中,由于其结构原因,部分物料自进入筒体后即被隐藏,不能参与反复搅拌的混合过程,存在混料效果差、均匀度低的问题,而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锥形混料机,该机具有混料效果好、均匀度高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锥形混料机的结构,包括筒体、螺旋输送装置、出料管、出料闸板、回料斗和回料管;所述出料管设置在筒体的锥形部上,其特征是:所述出料闸板安置在出料管的基部,与所述筒体锥形部的筒壁相邻近。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闸板上具有一手柄,该手柄离开筒壁的距离大于出料闸板离开筒壁的距离。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控制出料的出料闸板从出料管的端部或近端部,移至出料管的基部后,解决了藏入出料管管内的物料不参与搅拌混合的缺陷,从而实现了混料效果好、均匀度高的目的。
为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锥形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筒体1,螺旋输送装置2,电机21,吸料口22,出料管3,出料闸板31,手柄32,回料斗4,回料管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锥形混料机,包括筒体1,螺旋输送装置2,电机21,吸料口22,出料管3,出料闸板31,手柄32,回料斗4,回料管5。出料管3设置在筒体1的锥形部上,出料闸板31安置在出料管3的基部,与所述筒体1锥形部的筒壁相邻近。出料闸板31上具有一手柄32,该手柄32离开筒壁的距离大于出料闸板31离开筒壁的距离,以便操作。
该机工作时,不同塑料粒子按序投入加料斗4内,开启电机21,电机轴驱动传动带使螺旋输料装置2的螺杆旋转,塑料粒子从吸料口22卷入,垂直输送到螺旋输料装置2的上端后,被均匀抛出而落在筒体1的内腔内。然后,筒体1内腔锥形部的塑料粒子又从回料管5的出口下落到加料斗4内,进入循环混料状态。放料时,关闭回料管5出口,打开出料闸板31,出料管3给转运车加料。由于出料闸板31靠近筒体1的筒壁,因此,不会有物料藏入出料管3内,而出现不参与搅拌混合的物料。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任何受其启发而作出的简单变形结构,都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瑞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瑞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9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小型长焦距消畸变同轴全反射空间相机光学系统
- 下一篇:摄影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