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苗培育运输装置的培育盆拉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8601.5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杰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培育 运输 装置 拉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稻苗培育运输装置的培育盆拉出机构。
背景技术
稻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水稻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因此育苗变得尤为重要,一般要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由于水稻苗培育后需要拔出再插到稻田内,为了减少劳动强度,目前水稻苗培育时预先种植在一个培育盆内,将培育盆埋在秧田内,待苗长好后直接将培育盆拿出即可。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201320416884.X)公开了一种水稻钵体育苗盘,它涉及农业栽培领域,该育苗盘解决目前育苗盘只能进行散播降低产量的问题。所述育苗盘包括底板和多个空心棱台形槽体,底板上设有由多个空心棱台形槽体构成的矩阵形槽体且每个空心棱台形槽体由上至下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每个空心棱台槽体的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每个空心棱台槽体对应的底板位置处开有通孔,每个棱台形槽体的高度为5-15cm,通孔的直径为2-4mm。随着水稻种植集成化、大规模化,大型农场通常会在专门区域进行育苗,在水稻苗长好后需要运输到距离较远的稻田进行种植,上述育苗盘不但不方便运输,而且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压损水稻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水稻苗培育运输装置的培育盆拉出机构,该水稻苗培育运输装置的培育盆拉出机构能够将运输装置内侧的培育盆拉出,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稻苗培育运输装置的培育盆拉出机构,培育运输装置包括一矩形框架和若干培育盆,所述培育盆呈矩形,所述框架的两相对侧均水平固连有若干支杆,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支杆之间垂直固连有若干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均匀分布,所述导向杆的两侧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培育盆设置在相邻两导向杆之间,且培育盆的相对两侧边沿抵靠在相邻两导向杆的导向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出机构包括拉杆和拉绳,所述导向杆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槽,所述拉杆穿出贯穿槽,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拉杆相固连,另一端伸出通孔。
培育盆放置在秧田内培育水稻面,待水稻苗长好后将培育盆拿出并去除培育盆上多余的淤泥及积水,此时水稻苗均布在培育盆上;将培育盆逐个放置到相邻两导向杆之间,培育盆的两侧边沿滑动抵靠在导向槽内,培育盆逐个被推至框架内侧,两根支杆之间的距离大于水稻苗的高度,因此上下培育盆之间不会对水稻苗产生干涉,即培育盆被错落有致的放置在框架内;每相邻两根导向杆之间均可以放置多块培育盆,随着多块培育盆的放入,拉杆被推送至框架内侧,需要取出培育盆时,拉动拉绳,在拉杆的作用下推着培育盆移动,每根拉杆可以推动两排培育盆,取出最外面的培育盆后继续拉动拉绳,该结构简单,不会受到淤泥等污渍影响,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水稻苗培育运输装置的培育盆拉出机构中,所述拉杆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竖杆垂直固连在横杆的中部,所述竖杆滑动插设在通孔内,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穿出贯穿槽,上述拉绳与竖杆的自由端相固连。横杆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最里面的两个培育盆边沿上,竖杆位于横杆中部,起到导向和平衡作用。
在上述的水稻苗培育运输装置的培育盆拉出机构中,所述横杆的长度等于相邻两导向杆之间距离的两倍,所述横杆的宽度等于贯穿槽的宽度。即一根横杆作用于两侧两个培育盆,使受力平衡,横杆的宽度与贯穿槽的宽度一致,避免横杆左右摆动,使结构紧凑。
在上述的水稻苗培育运输装置的培育盆拉出机构中,所述拉绳的伸出端端部固连有一手柄。手柄呈环形,用于手握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水稻苗培育运输装置的培育盆拉出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需要取出培育盆时,拉动拉绳,在拉杆的作用下推着培育盆移动,每根拉杆可以推动两排培育盆,取出最外面的培育盆后继续拉动拉绳,该结构简单,不会受到淤泥等污渍影响,操作方便。
2、由于一根拉杆能够同时拉出两排培育盆,效率更高,且受力也更加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水稻苗培育运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导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杰,未经李伟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8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埋生物降解植物移植袋
- 下一篇:一种立式塑片围筒形增根植树种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