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料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7794.2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9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费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县兴拓木板厂(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B30B11/24 | 分类号: | B30B11/24;B27N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3233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将木屑、刨花废料等通过胶料等混合后进行挤压成型的棒料成型机,属于挤压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木材资源,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利用木屑、秸秆以及刨花料等废料通过挤压成型制成棒料的设备,这种棒料紧固耐用,常被用于建筑物的建造或装饰装潢之用;还有一种利用挤压过程中对挤压废料进行加热从而制成碳棒的挤压成型设备,所制成的碳棒可以作为染料用来烧火。目前所见的挤压成型设备基本上利用螺杆挤压方式,如中国专利92217749.X公开了一种“薪棒成型机”,它由电机、机架、皮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主轴、输送腔、螺杆输送推压杆、加热器、组合式成型筒和自动折棒机组成。电机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带动螺杆输送推压杆在组合式成型筒内旋转运动,将落入组合式成型筒内的废料慢慢地向前挤压,同时在加热的情况下受压成型。但这种通过螺杆旋转挤压所产生的压力很有限,不仅如此,螺杆旋转挤压时,压力越大,螺杆所受到的反推力也越大,不仅要求螺杆的强度,而且要求与螺杆连接的传动机构具有一定的承推强度,这些显然会降低螺杆和动力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增加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能增加挤压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的棒料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所述的棒料成型机,它至少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上至少安装有一卧置的挤压成型筒体,所述筒体的进料口一侧安装有带活塞杆的液压油缸;所述活塞杆通过相连的挤压杆与置于筒体内挤压腔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动配合的挤压块连接;所述筒体的进料口内侧设置有一连通筒体内挤压腔的落料口,该落料口上配置有料斗并构成棒料挤出成型装置。
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两个并排布置的挤压成型筒体,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通过一连接支架连接有两根挤压杆,且所述两根挤压杆分别与置于两筒体内挤压腔中的挤压块连接,所述两筒体的进料口连通,其内侧的各自落料口连接有同一料斗或各自料斗,并构成了连体的棒料挤出成型装置。
所述的液压油缸安装在机架上,该液压油缸内的活塞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活塞杆,并构成双向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上设置有左右两个通过油管连接于双向液压油泵的液压油进出口;所述液压油缸两端的活塞杆各配置有棒料挤出成型装置。
所述的挤压成型筒体为方形柱状筒体,所述筒体内挤出腔的挤出端部为与挤出腔内部方形柱状腔体逐渐缩小并过渡形成的一个收缩成型口;所述棒料挤出成型装置中的挤出块在挤出腔内的行程至少是落料口一侧至另一侧挤出腔内部方形柱状腔体开始收缩位置以内;在所述筒体的至少两对称外壁上设置有两组沿挤压方向布置的电加热块或条,或在筒体的外壁上布置有围合呈包围状的电加热装置。
所述的挤压块中间开设有一通孔或一通槽,其内穿过有一根可与挤压块相对移动、一端被固定在筒体进料口侧机架上的通气杆,该通气杆的另一端部一直延伸至挤压腔收缩成型口的内侧。
所述筒体上安装的料斗中至少带有一起拌料和向下挤压物料进入挤压腔内的螺旋搅拌浆;所述挤压腔收缩成型口外配置有一向外延伸且在端部制有挡板的计量支架,而在所述挤压腔收缩成型口外设置有棒料切断机构。
所述螺旋搅拌浆安装在料斗的侧壁上,该螺旋搅拌浆外联于置于料斗外面的电机;所述的棒料切断机构由置于边侧机架上、可以相对棒料挤出方向横切的电动锯切盘组成。
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压铸成型的原理,将液压油缸和挤压成型筒体卧式布置,将废料在筒体内挤压腔中受活塞杆不断的推移压实,受压力大且均匀;它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能增加挤压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棒料成型机,它至少包括一机架1,所述机架1上至少安装有一卧置的挤压成型筒体2,所述筒体2的进料口一侧安装有带活塞杆3的液压油缸4;所述活塞杆3通过相连的挤压杆5与置于筒体内挤压腔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动配合的挤压块6连接;所述筒体2的进料口内侧设置有一连通筒体内挤压腔的落料口7,该落料口7上配置有料斗8并构成棒料挤出成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县兴拓木板厂(普通合伙),未经德清县兴拓木板厂(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7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