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取料测试机构与全自动硅麦分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6835.6 | 申请日: | 2014-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8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台工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 |
地址: | 2016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机构 全自动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硅麦分选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一种新型的硅麦产品逐渐取代传统的大型声学传输器件,硅麦产品具有体积小、稳定性强等诸多优点,正全面取代传统产品,市场的急剧扩大急需一种新型自动化测试机来代替传统手工测试,以解决生产能力低等问题。现有的全自动硅麦分选机一般包括自动供料系统、取料机构、听筒测试机构、吹料机构、分类落料机构、收料机构、电脑及显示组件、人机系统以及钣金机构,其中取料机构、听筒测试机构分别由两个机构来完成,利用两个机构,周期时间需计算取料、上料时间与测试时间之和,不仅周期长,而且需加装额外的检测部件来防止两机构动作冲突,因此机构复杂,安装繁琐,成本高,而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料测试一体构化结构,简化机构动作,而且节约测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取料测试机构,还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简化机构动作,节约测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全自动硅麦分选机。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
一种全自动硅麦分选机的取料测试机构,包括取料机构与听筒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与听筒测试机构集合于一体,所述取料测试机构包括取料吸嘴、测试探针、马达、主马达板、底座、拉杆、主偏心轮、副偏心轮、取料臂与探针臂,取料吸嘴通过取料臂固定在拉杆上,取料吸嘴始终垂直于拉杆,所述主偏心轮与副偏心轮上均设有偏心轴,测试探针通过探针臂固定在拉杆上,马达固定在主马达板上,主马达板安装在底座上,取料吸嘴的上端装有气管接头,拉杆固定安装于主偏心轮的偏心轴与副偏心轮的偏心轴上,主偏心轮与副偏心轮由马达驱动转动,拉杆在主偏心轮与副偏心轮的带动下始终做平行运动,取料吸嘴与测试探针做曲线运动,其中马达的旋转角度控制取料吸嘴与测试探针的工作点进而使取料吸嘴的取料与上料的时间跟测试探针均同步。
所述主偏心轮安装在主动轮上,马达的输出轴与主动轮轴接,主动轮在马达轴向方向上和径向方向上均无相对运动,副偏心轮安装在从动轮,从动轮通过从动轴及轴承安装在主马达板上。
所述主偏心轮与副偏心轮通过同步带及主同步带轮、副同步带轮在马达驱动下传动带动主偏心轮与副偏心轮转动,其中从动轮通过从动轴及轴承安装在主马达板上。
所述安装从动轮的从动轴上安装有原点感应片,感应片是一个圆片且在上面开一个缺口,主马达板上固定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中间设有槽口,感应片伸入到光电开关的中间槽口中,感应片旋转到缺口边缘位置,当光电开关检测到缺口位置瞬间,此时的位置为马达原点位置。
所述主偏心轮的偏心尺寸与副偏心轮的偏心尺寸一致,两偏心轮的偏心尺寸均为20mm-25mm,所述拉杆上设有安装主偏心轮的偏心轴与副偏心轮的偏心轴的轴承孔,两轴承孔内安装轴承,其中拉杆两轴承孔的中心间距与主偏心轮、副偏心轮两轮的转动中心距离相等,所述测试探针的根数由硅麦产品的引脚数量确定,吸嘴中心与探针组中心间距的数值等于主偏心轮与副偏心轮的极限间距的数值。
所述测试探针自带有导线与测试仪直接连接,所述取料臂上安装滑动铜套与定位片用来导正取料吸嘴,取料吸嘴上端设有扁槽,取料吸嘴下端与产品形状相对应,取料吸嘴的中部设有卡簧槽,卡簧槽内安装卡簧,定位片上设有卡槽,定位片与一支撑臂连接,支撑臂与定位片底座连接,定位片、支撑臂与定位片底座通过金属片一体折弯而成,定位片底座固定在取料臂上,取料臂设有安装座,另一端设有铜套孔,滑动铜套固定在铜套孔内,取料吸嘴下端穿过滑动铜套,取料吸嘴上端的扁槽配合安装在定位片的卡槽内而使取料吸嘴不能旋转,取料臂与定位片之间安装有弹簧,取料吸嘴的上端通过气管接头接气管,气管与一真空泵相连,在气路中接入有真空过滤器。
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取料测试机构在高度方向上调整的长孔孔位和在水平之左右方向上调整的长孔孔位,在底座上还设有用于调整主马达板垂直上下移动以避免取料测试机构倾斜造成位置偏差的卡槽,在底座的底部设有沟槽,通过销钉与工作台面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台工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台工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6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压调变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移动微型支付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