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旋压缩组件、涡旋压缩机以及定涡旋和动涡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6811.0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庆丰;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8/02 | 分类号: | F04C18/02;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潘炜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 压缩 组件 压缩机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旋压缩组件、包括该涡旋压缩组件的涡旋压缩机以及定涡旋和动涡旋。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由定涡旋和动涡旋构成的涡旋压缩组件中,存在在预定的安装空间下提供更大排量的需求。为了实现上述需求,一种方式是通过增加涡旋叶片的高度来增加排气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涡旋压缩组件的轴向尺寸会增加,另一方面涡旋叶片承受的弯矩也会增大从而影响涡旋压缩组件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实现上述需求的另一种方式通过改变涡旋叶片的型线,例如将现有的圆渐开线型线修改为非圆渐开线型线。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排气量增加的幅度有限(大致为10%),另一方面是使得涡旋叶片的加工难度大幅增加。
已知一种通过增加涡旋叶片的数量来增加排气量的方式。例如,如图1所示,定涡旋包括涡旋叶片1A和1B(下文中将这种涡旋也称为双圈涡旋),而动涡旋包括涡旋叶片2A和2B,两组涡旋叶片形成两组压缩腔,并且这两组压缩腔在定涡旋的中心部分(下文中称之为中心腔)处彼此汇合(如图1中的阴影区域)。在这种设计中,由于中心腔体积不为0,所以中心腔始终有一定体积的高压气体存在,当渐开线压缩腔与其导通时,高压气体会回灌到相邻腔。此外,由于双圈涡旋的单条型线比较短,压缩比比较小,所以回灌气体会造成比普通单圈涡旋(即仅具有一个涡旋叶片的涡旋)更多的功率损失。图2示出了理想等熵压缩的情况、单圈涡旋压缩的情况以及双圈涡旋压缩的情况的比较。从图2中可以清楚看出双圈涡旋压缩的情况比单圈涡旋压缩的情况具有更大的功率损失。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供更大排气量并且具有更小的功率损失的涡旋压缩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量更大的涡旋压缩组件、涡旋压缩机、定涡旋或动涡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功率损失更小的涡旋压缩组件、涡旋压缩机、定涡旋或动涡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由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相对低和/或安全性更好和/或耐久性更好的涡旋压缩组件、涡旋压缩机、定涡旋或动涡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涡旋,所述定涡旋具有:定涡旋端板,以及形成在所述定涡旋端板一侧的第一定涡旋叶片和第二定涡旋叶片,动涡旋,所述动涡旋具有:动涡旋端板,以及形成在所述动涡旋端板一侧的第一动涡旋叶片和第二动涡旋叶片,其中,所述第一定涡旋叶片和所述第二定涡旋叶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动涡旋叶片和所述第二动涡旋叶片配合以分别构成两组彼此独立的压缩腔,所述第一定涡旋叶片的径向内端和所述第二定涡旋叶片的径向内端经由连接部彼此连接,并且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第一组压缩腔的第一排气口和用于第二组压缩腔的第二排气口。
例如,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的涡旋压缩组件中,所述第一定涡旋叶片和所述第二定涡旋叶片可以围绕所述定涡旋的中心轴线形成在所述定涡旋端板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动涡旋叶片和所述第二动涡旋叶片可以围绕所述动涡旋的中心轴线形成在所述动涡旋端板的一侧。
例如,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的涡旋压缩组件中,所述第一定涡旋叶片的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定涡旋叶片的主体部分在截面图中可以具有大致螺旋状的形状并且分别具有位于径向内侧的型线表面和位于径向外侧的型线表面,所述第一动涡旋叶片的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动涡旋叶片的主体部分在截面图中可以具有大致螺旋状的形状并且分别具有位于径向内侧的型线表面和位于径向外侧的型线表面。
例如,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的涡旋压缩组件中,所述连接部可以构成为第一形状修正部,所述第一形状修正部具有平滑的外表面并且所述第一形状修正部的外表面以平滑地连续的方式延续到所述第一定涡旋叶片和所述第二定涡旋叶片的各自的位于径向内侧的型线表面和位于径向外侧的型线表面。
例如,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的涡旋压缩组件中,所述第一动涡旋叶片的径向内端和所述第二动涡旋叶片的径向内端可以分别具有第二形状修正部,所述第二形状修正部具有平滑的外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形状修正部的外表面以平滑地连续的方式分别延续到所述第一动涡旋叶片和所述第二动涡旋叶片的各自的位于径向内侧的型线表面和位于径向外侧的型线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6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