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冻干机板层温度监控装置及冻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5688.0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5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志;翁宽;李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14;F26B5/0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板 温度 监控 装置 冻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药、食品等包装机械领域,特指一种冻干机板层温度监控装置及冻干机。
背景技术
在冻干机的工作过程中,先将硅油加热(或制冷),然后通过硅油泵将硅油送至各板层,在流经板层过程中硅油与板层发生热交换,使板层升温(或降温),通常将板层出口温度近似于板层温度。由于板层内部泄露、管道堵塞等原因可能导致部分板层与硅油热交换工况发生改变,将导致板层间温度不均匀。板层温度不均匀将会导致温度较高板层上的药品已经被冻干,而温度较低的板层上的药品还没冻干的情况发生。如果按照常规冻干工艺完成冻干过程,将会使温度较低板层上的药品因没有完全冻干而产生废品。而现有的板层监控通常是在各板层出口后面的出口汇流管处安装温度传感器,而此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是各板层出口的平均温度,不能单独反映冻干机内每个板层的温度分布情况,不能反映各板层间温度的不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实时监控冻干机各层板层温度的监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冻干机板层温度监控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安装在冻干机各层板层的出口处且与各层板层一一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温度监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测温盲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测温盲管内。
所述测温盲管内填充有硅油。
所述测温盲管的端部设置有密封接头,所述测温盲管伸出板层出口管道的部分向上倾斜。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冻干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冻干机板层温度监控装置以及用于汇集各层板层出口流出硅油的出口汇流管,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测温点位于冻干机各层板层的出口处与出口汇流管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冻干机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冻干机各层板层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扩口段。
所述扩口段包括扩口接头以及扩口直线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温度监控装置在各层板层的出口处均设置有温度检测单元,能够实时反映出各层板层在工作过程中的热交换状态,进而可得到各板层间的温度不均匀程度。得到的各层板层的温度数据可存储供以后的工艺调用,也可通过打印机打印供分析,也可传送给冻干机的控制单元,以便对冻干机的冻干作业,如调整冻干工艺。如有异常,可发出报警,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检修。
2、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测温盲管内,能够有效保护温度传感器不受损坏,同时保证测温的精准。
3、本实用新型的测温盲管内填充有硅油,能够减少测温盲管与温度传感器之间间隙所带来的测温误差。
4、本实用新型的冻干机具有如上所述的优点,另外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设置有扩口段,保证了管道的通径,从而不影响冻干机中硅油的流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实施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温度检测单元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进口汇流管;2、板层;3、出口汇流管;4、控制单元;5、打印机;6、硅油;7、温度检测单元;71、测温盲管;72、密封接头;73、扩口直线段;74、扩口接头;75、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冻干机板层温度监控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温度检测单元7,温度检测单元7安装在冻干机各层板层2的出口处且与各层板层2一一对应,能够实时反映出各层板层2在工作过程中的热交换状态,进而可得到各板层2间的温度不均匀程度。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单元7与冻干机的控制单元4相连,温度检测单元7检测对应板层2的实时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根据温度信号控制冻干机的的冻干作业,如延长或减少冻干时间。同时也可增加报警功能,在温度数据出现异常时,启动声光报警器,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异常温度数据的板层2进行处理。在其它实施例中,通过打印机5将实时监控的数据打印出来形成温度曲线,方便以后的人工分析,也可将测得的温度数据存储在存储器内形成历时记录数据,以便之后需要时调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5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式起重机的附墙结构
- 下一篇:维生素C在抑制农药DDT肝脏毒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