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装甲车辆门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5381.0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9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曲宏;吕中惠;任晓明;臧磊;毛琳惠;曹丽莉;毕磊;陈彦;王艳丽;张秀清;郭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8 | 分类号: | B60J10/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014032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装甲 车辆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门的密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薄壁装甲车辆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薄壁装甲车辆的门框,以及门盖装甲厚度仅为5mm,焊后极易导致波浪变形,平面度可达10mm以上,虽经过焊后校正,门框以及门盖平面度仍然在7-8mm。而且在后续时效过程中,随着焊接内应力的释放,平面度又会加大,这样,即使使用过盈厚度的密封条进行密封,能够暂时达到密封效果,但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也仍然会由于门板、门框的持续变形导致密封面的不连续性,平面度难以保证,使胶条的压缩量受到影响,而单一地使用微泡三元乙丙的密封胶条与门框压条压缩密封,在受到反复过盈压缩的工况下,微泡三元乙丙胶条很容易出现疲劳现象或者被门框剪切断裂,造成局部漏水漏气,无法对安全门进行完全密封。中国专利200620119808.2防弹水密门中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其基本特征是金属门框直接与门盖胶条相压合,很容易导致胶条的损害和破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诉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与中国专利200620119808.2防弹水密门的不同之处是提供一种双重密封的密封结构,在门框压条上安装U型可变压缩量空心密封条与门盖内的橡胶密封条相互压缩,极大减少了压条对橡胶的破坏和剪切,更适合用于薄壁装甲车辆,可以将安全门的压缩量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既能有效密封,又不会使门盖压力过大导致后期变形。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薄壁装甲车辆门密封胶条结构,包括门框、周圈装有橡胶密封条的门盖和压缩量可变的U型空心密封条,门框与车体固定连接,门框压条上粘结有压缩量可变的U型空心密封条,U型空心密封条的顶端带有空心胶圈,在U型空心密封条与门框压条之间填充有硅酮密封胶,
门盖周圈装有的橡胶密封条为发泡三元乙丙密封胶垫,使用胶粘剂固定。
采用本使用新型密封条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薄壁装甲车辆门的密封性能差的问题,保证车辆在水上浮渡过程中无渗漏,在复杂路况行驶后车身变形不影响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密封结构是由门框1、压缩量可变的U型空心密封条3、硅酮密封胶2、门盖4、发泡三元乙丙密封胶垫5组成。
压缩量可变的U型空心密封条3与门框1装配,缝隙中填充硅酮密封胶2,门盖4周圈内粘接发泡三元乙丙密封胶垫5,关门时,通过压缩量可变的U型空心密封条3与发泡三元乙丙密封胶垫5接触压缩来密封,因为压缩量可变的U型空心密封条顶端的空心胶圈,可以对压缩量进行调整,弥补焊接变形造成的平面度不足。使安全门整体压缩量均一,而填充的硅酮密封胶2保证了液体不会从压缩量可变的U型空心密封条3与门框1的缝隙中渗透到车内。完全达到水密要求,可以保证车体在水密封试验浸水深度≥1210mm时不渗不漏。完全达到装甲车辆车门水密性能指标。
该种新密封结构适用于薄壁轮式装甲车辆门的密封,也适用于其他带有门框压条的车辆门的密封,可以完全满足水上浮渡与一定的作战防护指标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5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