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扣插头式双线静电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4989.1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骞;荆轮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卓茂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14 | 分类号: | A61N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523119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扣插 头式 双线 静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手环,尤其涉及一种单扣插头式双线静电手环。
背景技术
静电手环是一种用于释放人体所存留的静电、以起到保护人体作用的小型设备。按结构分为单线静电手环(单回路静电手环)及双线静电手环(双回路静电手环)。现有双线静电手环由两根线将手环同地线相连,如图1所述,其中线材1’同手环通过两个按扣2’分别和手环导电环导电带3’两端连接,现有静电环两个按扣扣上不能360度旋转,容易扯断线材,并且两个扣子拆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单扣插头式双线静电手环,在实现双路连接的同时,插头结构可以实现360度限位旋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单扣插头式双线静电手环,包括主体、手环和插头结构,所述主体包括第一金属座、第二金属座、插孔柱和塑料上盖;所述插头结构上设有插头,所述插孔柱上设有容许所述插头从插孔柱上端插入的插孔;所述第一金属座和第二金属座并列设置且互不直接接触,所述塑料上盖固定盖合所述第一金属座和第二金属座上形成容纳所述插孔柱的空腔,所述插孔柱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塑料上盖上设有容许所述插孔露出的孔洞;所述第一金属座和第二金属座与所述塑料上盖之间均设有穿入空间,所述手环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穿入空间进入所述空腔,所述手环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座和第二金属座上,且所述手环的导电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金属座和第二金属座接触;所述插孔柱的下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金属座上远离所述穿入空间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上端固定有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向所述插孔柱延伸,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卡合固定;所述第二金属座上远离所述穿入空间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抵靠在所述插孔柱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为金属表轴,所述金属表轴将所述手环两端分别压抵在所述第一金属座和第二金属座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座和第二金属座均由一底板和两平行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板组成,所述第一金属座和第二金属座的底板的端部相对,所述金属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板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片的上端延伸形成具有弧形部的金属舌片,所述金属舌片的弧形部抵靠在所述插孔柱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丝为U型金属丝,包括两条平行臂和连接臂,两条平行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片上端,另一端通过连接臂连接在一起,所述环形凹槽卡在两条平行臂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宽度小于两条平行臂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金属片穿过U型金属丝和环形凹槽之间形成环孔抵靠在所述插孔柱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结构的插头周围设有插头齿,所述塑料上盖的上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插头齿相卡合的塑料扣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扣插头式双线静电手环采用单扣插头结构巧妙实现双线静电手环同线材单轴连接,插头结构可以绕插孔柱360度限位旋转,可有效防止产线作业员在作业走动时候线材缠绕容易扯断线材,而且结构简单,加工及组装成本较原有双按扣结构低,更适合产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双线静电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扣插头式双线静电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扣插头式双线静电手环的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扣插头式双线静电手环的插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扣插头式双线静电手环,包括主体100、手环200和插头结构300。主体100包括第一金属座110、第二金属座120、插孔柱130和塑料上盖140。
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座110和第二金属座120均由一底板150和两平行设置在底板150两侧的侧板160组成,第一金属板110和第二金属座120并列设置且互不直接接触,其中,第一金属板110和第二金属座120的底板的端部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卓茂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卓茂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4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